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再进一程!浦东在全国率先出台气象数据管理新规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4-16 20:33:15


4月16日,记者获悉,浦东在全国率先推出首部聚焦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的管理措施——《浦东新区促进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这一举措不仅是落实国家战略任务的切实行动,更是打破气象数据市场发展瓶颈的关键突破,标志着浦东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程中又迈出重要一步。


贡献气象数据开发利用的“浦东经验”


长期以来,社会气象观测数据还存在来源分散、不易确权、流通不畅等痛点,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气象数据与相关行业企业数据的深度融合,尤其是金融、航运、低空经济等行业对气象数据的迫切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为此,浦东主动承担改革重任,围绕企业需求,着力解决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在《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规范(试行)》《上海市气象条例》等上位法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创新,填补气象法律法规的空白领域,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充分释放气象数据潜能,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浦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市乃至全国提供可借鉴的气象数据开发利用“浦东经验”。


据浦东新区气象局负责人介绍,《若干规定》聚焦五个方面,共十六条内容,构建起管理措施的基本框架。一是规范社会观测,制定社会气象观测活动指引,搭建共享服务平台,解决数据汇交和登记难题。登记的数据将获得全球唯一身份标识,便于在市场上流通交易。二是开放共享目录,实行气象数据目录制管理并动态更新。符合条件的主体可无偿使用目录内数据,降低企业获取数据的成本。三是加快场景评估,建立场景评估绿色通道,为金融服务、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的开发主体提供气象数据应用场景的快速评估服务,加速创新应用落地。四是促进境内外数据流通交易,支持气象数据产品在依法设立的交易场所挂牌交易,配合制定自贸试验区气象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推动境内外气象数据合规流动。五是强化人才支持,将气象数据开发应用领域的国内外专家纳入区级人才政策支持范围,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激活数据潜能,赋能浦东引领区建设


气象数据不仅仅是在我们传统认知的防灾减灾、城市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具有技术密集、创新活跃、应用场景广泛等特征,在生产、流通、消费、社会服务等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浦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充分运用国家赋予的立法优势推出此项新规,充分释放气象数据潜能,在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方面实现了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和开拓性创新,其创新成果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比如,《若干规定》在全国首创社会气象观测数据登记赋码制度,实现数据“唯一身份标识”;率先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在数据安全与开发利用间找到平衡。这些创新不仅填补了国内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制度空白,更成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试验田”。


此外,在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支持下,《若干规定》通过开放政策红利,编制更加开放的气象数据开放共享目录,降低企业数据获取成本,吸引气象数据相关企业落户浦东,形成“数据汇聚-技术创新-产业集聚”的良性循环。《若干规定》还打通跨境通道,配合制定自贸试验区气象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构建“引进来”“走出去”双向通道,助力浦东成为全球气象数据枢纽节点。搭建场景舞台,为智能航运、低空安全等重点领域开辟应用场景评估绿色通道,推动气象数据与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深度融合,加快应用场景落地形成标杆,让气象数据真正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基建。


随着《若干规定》5月1日起施行,气象数据要素将在浦东加速流通。今后,企业可利用高质量数据开发创新产品,金融机构可获取精准气象服务优化风控模型,航运企业可提升气象预测能力、保障运营安全……未来,浦东将继续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新路径,以制度创新激发数据潜能,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经济高地。


来看一图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