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绿色青浦 > 文章详情

青听·16日:人大代表在身边,民主温度触手及

转自:绿色青浦 2025-04-16 20:47:16

自2025年上海市人大全面推行“人大代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日”以来,青浦区各街镇人大(工委)以每月16日为契机,依托“三进三带”机制,通过多元协作和务实行动,架好代表与群众沟通桥。今天(4月16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明福,副主任陶夏芳、吴瑞弟到各基层实践站召开联系服务群众座谈会,听取人民群众关于“十四五”规划执行和“十五五”规划编制情况等主题的意见建议,实实在在回应民生关切。

市、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明福来到练塘镇东厍村开展座谈交流。依托“三进三带”工作机制——代表带着主题进站“广泛听”,专工委带着议题进站“深入议”,部门带着服务进站“及时办”,与会代表围绕“乡村振兴与民宿发展”主题,就农文旅资源整合、政策配套支持、基础设施优化、品牌打造路径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区人民检察院作出积极回应。

朱明福一边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一边详细记录,逐一解答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他承诺,将认真梳理汇总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未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并由人大代表全程督办,办理结果及时向人民群众反馈。朱明福表示,人大代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活动是代表履职尽责、助力发展、服务民生的重要平台,各级人大代表要深入社区一线、倾听群众呼声,以高质量代表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从“坐等诉求”到“主动破题”

主题议事+专业协同,凝聚共治合力

如何让群众诉求转化为治理实效?夏阳街道人大工委以“老年友好社区建设”为切口,交出一份创新答卷。人大代表、社区代表与区人民检察院、电信局等部门共商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等议题,针对老年人提出的无障碍通道坡度偏大、紧急呼叫系统操作复杂等问题,现场制定方案,推动问题解决。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剖析养生诈骗案例,为老年人筑牢法治“防护网”,推动议事活动向“法治护航”全面升级。

多元联动+矛盾调处,确保民意落地

重固镇人大联合区人民检察院在代表联络站协同处理难题。针对群众提出的危房翻建、污水纳管、散埋乱葬治理等诉求,镇人大通过“民意收集—专业支撑—问题化解”闭环机制全程跟踪督办,并将于代表进社区联系选民群众时进行集中通报,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市人大代表周东亮更主动延伸服务链条,联合区人大代表前往综治中心金忠华调解工作室,参与房东与中介的租赁纠纷调解,搭建沟通平台,推动矛盾在源头解决,纠纷在基层化解。

从“最后一公里”到“零距离暖心”

民情茶室+网格管理,即知即改见效率

问题发现快,解决更要快。盈浦街道人大工委依托“多格合一”网格化机制,组织代表深入沿街商铺走访调研。针对路面破损、非机动车乱停放等问题,联动居委会、物业现场办公,5个问题被当场认领整改,1个提交职能部门限时解决。设在人大代表基层实践站的“民情小茶室”成为民意收集的“前哨站”,居民李阿姨点赞:“人大代表一来,问题解决快多了!”

排班规划+延伸触角,民生服务更精准

让代表走近群众,更要让群众走近代表。香花桥街道人大工委通过“排班制”设计,合理安排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分别前往街道基层实践站及代表联络站,与居民围坐一堂拉家常、话发展。郏一村张阿姨对此深有感触:“以前觉得人大代表要听‘高大上’的,原来我们的唠叨代表也记在心头,真贴心!”

以民主实践赋能高质量发展

截至4月16日,全区开展活动389场,接待群众3428人次,累计收集意见建议633条,现场未答复问题均明确责任主体限时办结,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生动诠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履职担当。这一成效背后,是民主协商与制度建设的双重驱动。代表主动下沉,群众积极参与,变“单向倾听”为“双向奔赴”;群众在社区规划、公共服务中拥有更多话语权,推动“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民主协商破解难题,助推政策持续完善,实现从“个案解决”到“制度优化”,携手书写新时代“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新篇章。

每月16日的约定,不仅是代表与群众的“暖心之约”,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下一步,青浦人大将依托“三进三带”机制,深化“一街镇一精品”品牌建设,推动联系群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同时强化跨部门协同与跟踪问效,让民生实事办得更快、更实、更暖,为打造基层治理“青浦样板”贡献人大智慧力量。

记者:孙旌豪、孙盈

摄影:孙旌豪

编辑:朱人杰

责任编辑:李艳丽(首席)

终审:贾彦秋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