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字怎么读?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溱”字有两种读音:
①zhēn
②qín
“溱”字的含义
水部,左右结构。
①当读作zhēn的时候:古水名,在今河南。
②当读作qín的时候:溱潼,地名,在江苏。
从“秦潼”到“溱潼”
当“溱”读作zhēn时,指的是古代郑国(现在河南一带)的一条河,它和“洧”一起构成了赫赫有名的“溱洧二水”。《诗经·郑风·溱洧》里就写过“溱与洧,方涣涣兮”,意思是溱水和洧水正浩浩荡荡地流淌着。这两条河是郑国人春游踏青的好地方,也是古代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绝佳胜地。
组词作“溱溱”时,表示众多繁盛的样子,如《后汉书·班固传》中“百谷溱溱,庶卉蕃芜”,意思为庄稼、草木生长繁茂,《诗经》中“室家溱溱”则象征家族人丁兴旺。
“溱”的另一个读音是qín,指的是江苏省溱潼镇,地处江苏省的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这里河港交织、气候湿润、水草丰茂,镇区四面环水,环境优美,素有“水乡明珠”之称。
溱潼镇,古时原为秦潼镇,之后为何会加上三点水为“溱”,从现有史料来看,应与明人陈应芳有关。陈应芳,泰州人,在地方任职时,非常重视各地的水利事业,“讲求探索水道原委与河之利害,悉其形势”,是当时有名的水利专家。陈应芳年高归乡后,非常热心家乡的水利事业,走遍大河小道,编撰《敬止集》四卷,其中卷一图论绘有《泰州水利图》,在这幅图中,他没有使用无水的“秦”,而是使用了带水的“溱”,从此开启了从“秦潼”向“溱潼”过渡的先河,并受到广泛认可,当地人遵循原读音,仍把“溱”读作“秦”。
《万历泰州志》上的《四境图》与《泰州水利图》 图片源自方志江苏
位于溱潼镇的溱湖湖面宽阔,风光旖旎,不仅历史悠久,民间传说更是丰富多彩。据史载,南宋名将岳飞及义民张荣、贾虎曾在溱湖多次大败金兵,宋兵亦伤亡惨重,当地百姓收葬了那些无名阵亡将士,并在清明节的第二天撑船划桨前去祭祀他们,年年如此并逐渐演变成会船习俗。
溱潼会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整套程序体系,其独特的祭祀仪式以及附着其中的各种民间歌舞、民间手工艺、民间竞技,都集中反映了里下河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
来源:中国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