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全民参与、人人受益”,如何科学管理体重→

转自:上海静安 2025-04-17 13:33:33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眼下肥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并且早已被世卫组织列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成为许多人的健康负担。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喊你来减肥”话题引发热议,更多人开始关注科学体重管理。

为什么体重管理如此重要?

肥胖会给生理和心理带来双重危害,包括四高(高血糖、血脂、血压、尿酸)、心肝肺肾脑病变、肿瘤高发病风险、不孕不育及关节病等,不仅损害自身健康也大大增加了医疗支出。目前,我国超重肥胖率逐年攀升,半数成年人和五分之一青少年面临超重或肥胖困扰。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16个部门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以多样形式、多种手段探索体重管理新模式,汇聚多方合力构筑人民健康新格局。

同时,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市16个部门印发《上海市“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目的是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拥抱高品质健康生活,逐步推动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推动部分人群体重状况得以改善。

首先,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肥胖?

这个科学指标帮你自查。

体重过重或者过轻都需要体重管理,现代人的困扰主要是超重和肥胖。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指标,计算起来较简单,即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就能得到数值。比如,一个人的体重为70千克,身高是1.75米,那么他的BMI=70÷(1.75×1.75)≈22.86。对于成年人来说,BMI的正常范围在18.5~23.9。按中国标准,超重是BMI24~27.9kg/m2,肥胖BMI28以上。另外,男性的标准腹围在90cm以内,女性在85cm以内;体脂率男25%,女30%以内。体重过轻也不好,若低于BMI18.5需注意。

眼下,随着春暖花开,不少市民早早把减重计划提上日程。然而,有些通过节食、高强度运动或短期减肥成功减重的人群发现,停止减重计划后,体重迅速回升甚至反弹。还有一些人群发现,减重时期出现了营养不良或“平台期”等情况。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

如何科学破解“减重魔咒”?

怎样的体重才是健康的?

网络上有很多经验贴说体重管理,只要管住嘴迈开腿就行,这个是没错的,但是涉及具体的行动和方法,一下子就“想当然”了,比如晚上不吃饭、不吃油,甚至天天白水煮西蓝花、鸡胸肉,一定不长久。

管理体重,

本质上是管理健康。

减重的核心在于“热量缺口”,但盲目节食易引发营养不良或反弹。科学的饮食结构调整,既能控制热量摄入,又能保障营养均衡。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4年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首次将科学减重与地域饮食文化深度融合。该指南不仅打破“一刀切”的减肥模式,更细化到全国六大地区的四季食谱,让健康减重既能“接地气”又充满烟火味。

首先,要优化主食与蛋白质,打好减脂基础。主食不能光盯着白米饭馒头,这些东西吃下去血糖增高,身体容易囤脂肪。可以以全谷物为主,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饱腹感强还通便。比如,早餐泡个燕麦粥,午饭杂粮饭配菜,晚饭啃半根玉米,保障足量的新鲜蔬果摄入,但要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简单又好坚持。

多摄入蔬菜、水果、蛋白质。注意蛋白质要吃够,也要选对。去皮鸡胸肉、鱼虾、豆腐这些低脂高蛋白的,既能保住肌肉,又不让你长肥肉。蔬菜水果得会挑,绿叶菜如菠菜、西蓝花可以放开吃,黄瓜番茄这些水分多的也管饱。但土豆、芋头这些淀粉高的,吃了就得减少主食。水果选苹果、草莓、柚子这些低糖的,榴莲减肥期间可以先忍忍。

奶制品推荐低脂的,每天一杯牛奶或无糖酸奶补钙又助代谢。注意别掉坑里——那些带果粒的风味酸奶,糖分比纯酸奶多三倍!炸鸡薯条这些热量炸弹,一口下去半顿饭的热量就没了。蛋糕冰淇淋更是“甜蜜陷阱”,一块芝士蛋糕得跑一小时才能消耗掉。

此外,减重期间应严格限制饮酒,饮食要清淡,调味也要讲究。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烹调油不超过20~25g,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少用酱油耗油,试试柠檬汁、黑胡椒、蒜末调味道。奶茶可乐这些含糖饮料,可以换成柠檬水或乌龙茶。

建立科学的减重认知是体重管理的核心要素,通过维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的动态平衡,“管住嘴、迈开腿”,便能坚持更久。

不过,针对特别肥胖人群,

无法自行减肥的,

或者身体已经发生了一些并发症的,

建议及时启动医疗干预。

目前,静安区已在全市率先完成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含全部区属二、三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重管理门诊全覆盖。静安区中心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领头羊”,将“体重管理中心”特色服务向医联体内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进,构建成了“基层筛查+专科诊疗+双向转诊+全程管理”的体重管理服务体系,确保减重人群能够在最合适的医疗机构接受最适宜的治疗。

点此查看静宝此前推文:全市率先!静安区完成体重管理门诊全覆盖,即日起全面开诊

体重管理本质上是系统性健康工程,健康生活并不复杂,从了解健康体重,做到“吃动”平衡,再到科学搭配营养,每一步都在为我们的健康加分。

记者:陈天艺

图片:图虫创意

编辑:梁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