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杨浦区虬江长海新村段防汛墙和杨树浦港(抚顺路—本溪路)西侧防汛墙改建工程均迎来重大进展,主体结构施工圆满完成,为城市防汛安全筑牢了坚实屏障。
深化文明施工
用绣花针的功夫严保工程质量
下午两点,记者来到杨树浦港(抚顺路—本溪路)西侧防汛墙改建工程施工现场看到。防汛墙墙体已焕然一新,相比原有墙体增高了两公分左右高度。据悉,该段防汛墙实施范围总长度435.92米。项目施工主要包括防汛墙加固改造、道路恢复和围墙恢复等。
据施工单位介绍,该工程沿线均为居民楼,施工场地狭窄,居民楼距离防汛墙最窄处仅2.06米。为保障居民楼安全和降低施工影响,项目部采取了多项措施。邀请了街道、居委会及居民代表召开座谈会,优化施工作业时间,工作日8点开始施工,双休日8点30分开始施工,夜间不施工。与街道、居委会、居民代表组建微信工作群,及时回复和解决问题。针对距离狭窄的难题,施工方积极寻找解决方案,采用拉森钢板桩保护房屋,距离较近处采用高压旋喷桩+内插钢筋的围护措施。及时清运拆除物和土方,裸土覆盖绿网,专人洒水控制扬尘。确保对周边居民楼的影响降到最低。
“一开始听说要施工,我还有点担心,怕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居民李先生表示,“但看到他们这么用心,不仅提前和我们沟通,还采取了很多措施保护我们的房子,现在主体工程都完成了,我们心里也踏实多了。”
杨树浦港(抚顺路—本溪路)西侧防汛墙效果图
据悉,工程于2024年11月5日开工,原计划2025年5月5日完工,总工期210日历天。在多方努力下,于2025年4月上旬完成全部防汛墙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工程总量约90%。
克服管线复杂困难 优化方案寻最优解
虬江长海新村段防汛墙改建工程位于杨浦区中原路东侧,长海新村公园旁,实施总长度约173.87米。目前完成工程总量约90%。
工程的施工难点主要集中在场地狭窄和管线复杂。南岸距离部队居民楼仅4米,且4米通道下有电力、自来水、雨水、污水、信息等多条管线;北岸墙后通道仅1.8米,通道后侧为公园池塘。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且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项目部积极作为,邀请管线单位代表现场交底,由专业管线单位进行管线保护和搬迁。南岸采用拉森钢板桩保护房屋,北岸增加拉森钢板桩围堰,防止基坑开挖对房屋和池塘造成影响。同时,及时清运拆除的老结构和开挖的土方,裸土用绿网覆盖,专人洒水控制扬尘。
虬江长海新村段和杨树浦港(抚顺路—本溪路)西侧防汛墙改建工程的顺利推进,将进一步提升杨浦区的防洪能力,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前遇到暴雨天气,我总是提心吊胆,担心水会漫进来。”居民王女士回忆道,“但现在看到新的防汛墙建起来了,我感觉心里踏实多了。这不仅是工程,更是我们的生命线。”
防汛墙是城市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一道坚固的屏障,守护着城市的安宁。杨浦区水务管理事务中心工程部陈雅静告诉记者:“两段防汛墙从组织设计到如今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墙外观破损比较严重,防汛墙多处沉降缝可见墙体明显的错位、倾斜等损坏,汛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其进行改建加固和改造能够有效的抗御汛期产生的自然灾害侵袭,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帮助人民群众安全度汛。”
虬江长海新村段防汛墙建成后效果图
随着两处防汛墙改建工程主体完工,后续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计划在五月中旬,虬江长海新村段剩余的北岸防汛通道面层施工、池塘侧挺水植物种植以及南岸防汛通道及附属设施恢复,以及杨树浦港(抚顺路—本溪路)段剩余的防汛通道恢复、围墙恢复以及监控及摄像头恢复等工作将全部完成。
文字| 王歆瑜
图片| 王歆瑜
编辑 | 陈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