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习惯午睡的人群越来越庞大,那么问题来了:你习惯采用哪种午睡睡姿?你知道自己的睡姿会带来何种影响吗?来看市健康促进中心的科普↓
躺平式——“续命卷轴”拥有者
缓缓拉开折叠床,盖上小毯子,周遭的一切喧嚣都渐渐远去,宁静中只有轻柔的呼吸声。眼皮一沉,意识滑入柔软的黑暗。这幸福的午休时间,为下午的工作充电续航。
健康红灯
午睡用的折叠床,一般采用软质布料及金属框架,无法达到普通硬质床的支撑性和稳定性,使用后易出现床面塌陷。
折叠床的床垫一般较薄,枕头较小巧,这也导致身体整体受力不均,容易出现腰背酸痛,严重的会诱发颈椎病或腰椎间盘突出。
折叠床的空间狭小,无法频繁翻身更换姿势,易出现血液循环不畅,醒来时手脚发麻。
天气炎热时,不透气的床面材料会导致出汗增多,严重时出现湿疹;天气寒冷时,单薄的床垫及毯子则容易让人着凉。
“高质量午睡人”自救方案
午睡床可选择结构稳定、支撑较好的材质,尽量选有木板及床垫的款式,枕头的高度和大小适宜,避免颈椎和腰椎的僵硬不适。
床单及被子,根据季节选择透气性好、保暖性好的材质。
午睡姿势优先选平躺,四肢自然展开,避免血液循环不畅。
趴桌式——“眼压狂飙”体验者
颈部前屈,将脑袋枕在手臂上,有时还会面部朝下。弯着身体时,午饭的食物还未完全消化,一边打着嗝一边入睡,不仅很难入睡,还会流口水影响形象哦~
健康红灯
趴在桌上午睡,可能是众多午睡者的常用姿势。
趴睡时,由于颈椎动脉被压迫,减少了流向眼部的血液,因此眼部的供血受到影响,且眼球受压,容易导致眼压升高,也可能压迫视神经、动眼神经,导致视力模糊。
头部前倾,容易压迫颈椎,长期可能引发颈椎病,而午睡时脊柱的弧度不自然,增加了腰椎和胸椎压力,也会导致腰背疼痛。
头部的压力压迫手臂的血液循环,醒来后容易手麻,久而久之会出现手臂肌肉及筋膜紧张,而面部皮肤长期受到挤压,也会出现面部浮肿及皱纹。
趴睡时,因体位导致肺部扩张的空间狭小,容易出现呼吸不畅,也会影响胃部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出现胃食管反流、胃胀气的情况。
“高质量午睡人”自救方案
如条件允许,优先选择平躺或侧睡的姿势,注意保持脊柱的自然弯曲。
如无条件平躺及侧躺,建议准备桌面午睡枕或U型枕,减轻颈椎及手臂的压力。
午睡后,可做眼保健操,轻轻活动手臂和颈椎,促进血液循环。
仰睡式——“颈椎压力”加载者
各位午休时,是否也解锁过在办公室坐着“仰天长睡”的神奇姿势?脖子后仰如天鹅望月,嘴巴微张似等待投喂,口水悄然浸湿工牌,这种睡姿虽能短暂充电,却可能让身体默默记账。
健康红灯
仰睡时,头部没有良好的固定支撑,容易发生颈椎周围的肌肉僵硬劳损,起来时出现类似“落枕”的现象,更会加重脑供血不足。
颈部的过伸位,会加重舌根后坠或呼吸暂停,因此仰睡的姿势不适合平时打鼾或肥胖的午休者,可能出现气道的狭窄和阻塞。
仰睡会影响食物在胃部的消化,导致食物滞留,引发胀气或食欲下降。
“高质量午睡人”自救方案
选择带头颈部靠背的椅子,垫一块毛巾或用U型枕,避免头颈悬空。
办公椅可调至100°-120°的倾斜角度,脚下也可放置充气脚垫,抬高腿部,在腰部也可垫一块卷起的毛巾,有助于脊柱的自然弯曲,减轻腰部压力。
打鼾及肥胖的午休者,建议更换午睡姿势,避免仰睡带来的呼吸困难。
环绕式——“暗黑空间”隐身者
暗黑“三件套”——在眼罩、口罩、毛毯的“加持”下,午睡就像开启了一场暗黑冒险,蜷缩在工位的某个角落。午睡界的“暗黑侠”,一个被午睡治愈的人,带着满满的能量。
健康红灯
环绕睡的午休者,讲究睡时的遮光与安全感,用眼罩、口罩将面部遮住,但眼罩佩戴过紧或时间过长,会导致眼周血液循环不畅,周围皮肤压痕,严重时可能引发角膜水肿、眼压升高。
眼罩若材质不佳,还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加重干眼症,出现适应光困难的情况。
佩戴口罩午睡,容易加重打鼾和呼吸不畅,口罩湿热的环境会滋生细菌,加重咽喉炎、鼻炎的症状,对于睡眠呼吸暂停和呼吸道疾病患者,不建议佩戴口罩午睡。
毛毯在口罩、眼罩的基础上使用,容易加重呼吸困难,导致缺氧。
“高质量午睡人”自救方案
建议眼罩选用真丝、纯棉等柔软透气的材质,调节松紧度,不宜过紧,如有条件可使用窗帘进行遮光。
醒来取下眼罩后,不直接面向强光源,需逐步适应周围光线,再进入日常工作。
如无特殊情况(如疾病防护),不推荐在午睡时戴口罩,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毛毯建议选择透气柔软的材质,覆盖时不遮住头面部,尤其不遮挡口鼻,并建议定期清洗。
不睡式——“无天花板”征服者
除了各种午睡睡姿大赏,总有一群人悄悄离开办公室。他们走进没有天花板的地方,或漫步公园或闲逛街区,在“公园20分钟效应”里暂时逃离繁忙的工作,忘掉烦恼,享受午间片刻闲暇。
健康红灯
中午时分,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尤其是UVB中波紫外线,主要作用于皮肤表层,容易导致皮肤晒伤,可能出现发红、疼痛、肿胀,严重时会起水疱、脱皮。
过强的紫外线,也会损伤晶状体蛋白,形成白内障或视网膜病变,出现畏光、流泪等情况。
午餐后,身体的血液大部分聚集在胃肠道,以促进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此时若立即散步,身体会将血液重新分配至四肢肌肉,导致消化不良。
对于工作强度较大或夜间睡眠不足的工作者,午睡的缺乏,容易导致下午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的累积会引起焦躁、易怒等情绪波动。
“高质量不睡人”自救方案
午间散步时,选择防晒外套和帽子,或使用遮阳伞,在强紫外线下佩戴遮光眼镜。
午餐后,不宜立刻散步走动,可选择先静坐,待食物基本消化后再散步。
散步的速度不宜过快,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也不提倡中午空腹散步。
对于工作强度较大的职业,建议夜间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
健康午睡小tips
午睡宜“短而精”:时间宜安排在午餐后半小时再入睡,时长控制在15-30分钟。
姿势:尽量选择四肢可自然舒展、头颈和腰部有支撑的体位,也可借助U型枕等工具进行支撑。
环境:选择光线较暗、较为安静的地点。
醒来后:可静坐5分钟,逐渐适应光源,缓慢走动及喝水,加快进入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