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丨马勒:布局新质生产力赛道,与浦东完美“契合”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4-17 16:06:13



上海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于2004年搬迁至浦东新区,并从传统汽车热系统制造起步,逐步引入德国马勒贝洱的先进技术,驶入了在华布局发展的快车道。

“我们关注到公司和浦东的产业战略定位高度匹配。浦东完备齐全的上下游产业链也使公司在进行协同创新发展和资源对接上更加得心应手。”马勒中国区总裁沈梁玉说,过去21年,公司在浦东发展迅猛,销售额从成立初期的2亿元人民币到如今的近40亿元人民币。


作为一家把研发融入DNA的企业,马勒很振奋地看到浦东新区对“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涉及推进关键技术研发、优化创新生态圈等不同层面。


“在智能化推进方面,浦东新区政策的加持也推进了我们的投入。过去三年,我们共计投入4.7亿人民币用于研发创新和产线自动化升级。”沈梁玉进一步表示,基于马勒领先的热管理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以及与本土企业丰富的联合开发项目实战经验,让他们看到了巨大的合作空间和实现多方共赢的发展前景。正是有了在浦东稳定的发展和突出的成绩,让集团总部更加坚定了在浦东深耕的决心。


截至去年,该公司共获得授权专利222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为“本土智造”奠定坚实的基础。“着眼于新质生产力,我们对技术领先这部分是非常重视的,在即将到来的上海车展上,一项新技术将实现全球首发。”沈梁玉说。


同时,马勒的解决方案也对上下游企业进行技术赋能和生态赋能。公司通过协作和赋能,激发本土创新智慧,与周边众多伙伴一起构建起卓有成效、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圈。例如,公司在浦东完成了R290冷媒热管理模块的研发,并于去年获得了浦东外资协会的“ESG十大创新样本奖”。


“浦东拥有人才强磁场,我们跟浦东当地政府一起合作,将人才赋能整个全生命周期的生态系统也建立起来,包括跟高校、本土实验室协同创新等。”沈梁玉表示,“我们的本土化已经完成了近90%,剩下的10%也在抓紧推进中。”


在沈梁玉看来,“引领区”作为对浦东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定位,意味着要通过真正的创新和突破来树立标杆,而非模仿与追逐,这一高瞻远瞩的战略将构建浦东繁荣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