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海关 > 文章详情

全国首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保税再制造业务在上海落地

转自:上海海关 2025-04-17 16:44:22

4月9日,在上海海关监管下,2台沃尔沃(VOLVO)旧液压泵主泵从浦东国际机场运抵上海沃尔沃建筑设备有限公司的再制造专业车间,准备开启设备“新生”。这标志着全国首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以下简称区外)保税再制造业务正式落地上海。

从0到1,保税再制造产业链向高端化延伸

保税再制造,是按照严格的质量标准,将国外旧件以保税方式运抵国内工厂拆解、检测,将其中可利用零部件与其他新零件一起组装成再制造成品,再复运出境后重新使用。和保税维修相比,保税再制造的技术含量更高,要求再制造成品的性能质量不低于全新品;成效也更高,产品的重复利用标志着成本更低、原料耗用更少。作为“保税+”的新业态新模式,再制造作为先进制造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和保税研发、保税维修等模式一起助推先进制造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全国首票区外保税再制造业务的落地,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1到10”“10到100”。据上海沃尔沃建筑设备有限公司后市场副总裁陈朝平介绍,保税再制造业务是沃尔沃建筑设备全球布局的重要战略,亚太地区也只有上海再制造中心有能力承接相关产品的再制造业务,保税再制造的突破进一步巩固了上海再制造工厂的关键枢纽地位。

从C到O,保税再制造产品跨生命周期形成绿色循环

如果说“再制造产品进口视同新品”的政策打通了需求堵点,那么保税再制造则让整个产业链全部留在了中国,既实现了与全世界的互联互通,又实现了“制造—使用—再制造—循环利用”在中国和全球间循环,让产业链发展跨越产品生命周期,就像给字母C加上再制造的关键一扣,变成字母O的完美闭环。

全生命周期意味着原来在国外的拆解环节移到国内,随之产生新的问题,对海关监管带来新的挑战。海关高度重视新业态带来的新情况,在产业产品实现绿色化的同时,推动绿色化监管。上海海关所属浦东海关副关长王慧红说:“尽管再制造是绿色环保产业,但和新品制造相比,无论是拆解过程还是检测后无法利用的坏件,都需要妥善处置,尤其在前后道环节的交接上更加需要无缝对接。对此海关携手商务、环保等部门共建机制、共享数据,齐抓共管。”目前浦东海关与浦东新区商务、环保等部门已经建立起共管机制和具体监管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形成跨部门的严密监管闭环。

从“单耗核销”到信息化管理,海关用“数智”实现智能化监管

产业的高端化、绿色化要求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模式相应优化提升,也倒逼着海关监管的模式创新和流程再造。拆解、检测、分流、再制造,从正向组装到逆向分解,从“一对一”到“多对多”,从数量确定到数量不确定……面对保税再制造这一新业态,传统的“单耗核销”思路完全不适用。为克服这些难题,上海海关量身定制了信息化系统辅助管理模块,用智慧海关建设的理念打通堵点。

  “我们采取工单式核销的监管理念,采取标准化表单将旧件对应到1000多个不可拆分单元,并对每个最小单元进行数字赋码,采集企业ERP数据与海关系统对接匹配,精确掌握料件流向,实现全链条可追溯。从人工到智能,让数据多跑路,用数字的‘繁’解决人力的‘烦’。”上海海关稽查处处长孙斌介绍道。

 一台小小的液压泵,背后折射出创新发展的美好愿景。未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工程机械将源源不断地运抵上海,经过“浴火重生”后,各类再制造成品也将持续输出到全世界。高端、智能、绿色的理念,正形成更多澎湃激荡的新质生产力,助力中国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掀开崭新篇章。

供稿:稽查处、科技处、浦东海关

编辑:唐菊

审校:郭京杰

监制: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