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黄浦 > 文章详情

适老化改造如何为老人晚年幸福“点睛”?区人大代表们贡献睿智!

转自:上海黄浦 2025-04-17 16:53:33

4月1日,上海市适老化改造的新版2.0政策开始实施,新政有什么亮点?适老化改造如何改到老年人的心坎里?4月15日下午,一场“聚力适老化改造”的民生大家谈活动在半淞园路街道举行。政府相关部门、服务商代表与市、区人大代表,居民代表等聚焦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的政策落实、服务优化与居民需求,面对面解读政策,零距离倾听需求,共同为适老化改造的“最后一公里”集智聚力,为老年人晚年幸福“点睛”。

实地调研察细节 倾听民意解难题

活动首站对半淞园路街道西凌新村及周边社区的适老化改造项目开展实地调研。调研组一行从制造局路365弄出发,先后走访多个改造点位:在制造局路365弄,调研组查看了防滑地砖、安全扶手等家庭内部无障碍设施配置情况;在西凌家宅路111弄,重点了解“盆改淋”等卫浴适老化改造细节,倾听居民改造的体验。调研组还注意到,小区中心花园增设了无障碍通行路线与塑胶步道,太阳能健身设施兼顾老人与儿童需求。西藏南路374弄的公房加装电梯工程已顺利完成,街道负责人表示将与居民共同做好后续维护工作。

半淞园路街道西凌新村居民代表孙王萍分享了改造体验:“过去浴室总担心滑倒,现在装了扶手和防滑垫,心里踏实多了。”

政策解读明方向 多方共议谋发展

实地调研结束后,与会人员围绕“适老化改造”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座谈会伊始,区民政局详细解读了上海市最新发布的《关于优化推进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的实施意见》。新政从补贴机制、服务供给、宣传推广、管理规范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成果展示环节,区民政局介绍道,截至2024年底,黄浦区已完成1375户居家适老化改造,实现十个街道全覆盖。南京东路街道作为全市首批市场化改造试点,率先打造了上海市智慧养老展示体验中心,现在黄浦区域内已建成9个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体验点。2025年新政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造与消费升级结合。

在经验分享环节,企业代表纷纷发言。上海先荣建筑集团负责人夏甘霖介绍,企业通过上门沟通、个性化方案设计,已为百余户家庭提供“厨房改智能橱柜”“卫生间防滑升级”等服务。纳符家具运营总监张利萍表示,新政鼓励“按需选配”,老年人可自主选择扶手、智能感应灯等产品,避免强制捆绑消费。

人大代表齐建言 共绘民生新图景

座谈会上,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金涛、庞军代表欣喜地表示,年初他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深化适老化改造工作的建议》,不少内容在新政中已有回应。区人大代表王红霞具有前瞻性地指出:“加强财政统筹,提前做好规划,确保养老服务能够持续发展”。她建议要探索引导企业参与适老化改造,促进银发经济发展。

市人大代表金缨建议强化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语言,并建立法律咨询通道,保障老年人知情权。金代表特别指出:“适老化改造不应局限于硬件设施的简单升级,而应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既要考虑扶手、防滑砖等基础安全要素,更要关注老年人日常行为动线、家具适老性改造以及生活温度和光照等需求。”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晓红强调,要以政策惠民生,以服务暖民心。对此提出四点建议:政策落地要“实”:确保补贴精准到位,动态优化服务清单;服务质量要“优”:加强服务商培训与监管,提升居民满意度;惠及面要“广”:扩大政策宣传,尤其关注高龄、独居等特殊群体;幸福指数要“升”:通过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安全感,助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本次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与座谈交流,为政府、企业、居民和人大代表搭建了沟通协商的平台,政府部门带着举措进站点宣讲政策,答复建议,展现了黄浦区适老化改造的阶段性成果,市区人大代表带着议题进站点深入议,为后续工作建言献策。黄浦区将持续以政策为引领、以需求为导向,推动适老化改造从“普惠”走向“精准”,让更多老年人享受“老有颐养”的幸福生活。

记者 / 王月华  马羽欣(实习)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马羽欣(实习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走基层丨从“难就诊”到“暖陪诊”,“陪诊服务”你试过了吗?

2. 这个即时零售品牌发布,服务消费者“30分钟万物到家”需求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