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社会科学院 > 文章详情

【学术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万勇、牟振宇:近代上海城市空间形态演进与时空特征研究(1843—1949)

转自: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5-04-17 17:26:50

点上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关注

内容摘要

城市空间形态综合反映了城市集聚地的产生、成长、形式、结构、功能和发展。通过对多种历史文献和地图资料的深入分析,可以将上海在1843年至1949年间的空间形态演变划分为六个明显不同的阶段:从“内外城”到“新旧城”,从“带状城”到“三向城”,以及从“块状城”到“主副城”。近代上海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的时空特征揭示了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制度、经济和文化等特征,可归结为:江河主轴、一路向海;圈层发展、走向开放;多元发展、异质交织。厘清这一城市空间形态历史演进的脉络,有助于我们挖掘更为丰富的城市历史人文内涵,把握未来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空间结构优化的方向和主线。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

作者及单位

万   勇,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

牟振宇,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制作审核:院党委宣传部

(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

责任编辑:钱静

扫码关注

上海社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央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号召,以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为目标,大力实施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强阵地,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国家高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