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交汇点 > 文章详情

姿正腔媛|网红小猫“悟空”去世,生命的意义于何处安放?

转自:交汇点 2025-04-17 18:20:50

4月16日凌晨,在新疆若羌县,网红小猫“悟空”永远闭上了眼睛。B站账号“赵朔西行漫记”最新发布的视频里,数万网友用满屏的烛光与这只小猫作别。当生命消逝的消息冲上热搜,人们在惋惜之余不禁思考,这个跟着骑行博主看过雪山与草原的小生命,究竟在当代人精神世界中激起了怎样的涟漪?

故事要从2024年10月的一个深夜说起。一只瑟瑟发抖的流浪小猫,钻进了骑行博主赵朔的帐篷。在喀纳斯的晚风中,这只小猫有了自己的名字,“悟空”。寒夜里,两个生命相互依偎取暖,开启了历时半年的奇妙旅程。自行车轮压过独库公路的积雪,小猫爪印拓在也迷里古城的荒原之上,视频记录了一人一猫在旅程中的陪伴,也映射出当代人对生命联结的渴望。当都市白领在通勤地铁上刷到小猫撒丫奔跑的画面,当留守孩童放学后观看“悟空”在帐篷里开心打滚,那些会心一笑的瞬间,汇聚成数字时代可贵的共鸣。

人们之所以被这只小猫打动,或许因为它颠覆了世俗对生命价值的判断。没有品种证书的田园猫,没法像宠物猫那样“生而富贵”,却因一次偶然的相遇,让它领略过阿拉山口的风吹雪,见识了赛里木湖的鹄舞翩翩。普通,但精神世界丰富,好似城市里彼此擦肩的我们。外卖员接单的手机里,也许存着未发表的诗;便利店收银员,也许下了班要准备自学考试;格子间里埋头苦干的年轻人,也许想成为一名追风的摄影师……大伙儿心疼“悟空”,心疼的何尝不是自己尚未实现的人生理想?

人生苦短,来去匆匆,如果生命注定消逝,它的意义和重量,又该在何处安放?这个问题是如此沉重、宏大,以至于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场合去思考、表达。而那只在自行车上摇晃了半年的小猫“悟空”,用它毛茸茸的背影和原始的生命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较之于收养它的骑行者,小猫的生命是短暂的。可那些共同看过的晚霞、寒夜里交换的体温、穿越无人区时彼此的陪伴,是否就失去了意义?相信不只是与“悟空”感情深厚的收养人赵朔,几十万关注他们的粉丝也会回答:不会。戈壁滩上的车辙会被风沙抹平,但那些努力活过的瞬间,相互陪伴的温暖,永远留在时光的记忆里。

生命的重量不在于历程长短,而在于它激起的涟漪能扩散多远。正如电影《寻梦环游记》所说,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赵朔给了“悟空”二次生命,“悟空”带给赵朔话题与人气,如果猫和人,两个跨越物种的生命,都能在浩瀚天地间携手前进,那么人和人之间,也一定有彼此成就的寻梦空间。今天,人们身上总贴着各式标签,“小镇青年”“名校学霸”“甲方乙方”,谁也逃不开他者的评判。可看看生命短暂却又无比精彩的小猫“悟空”,这些标签,这些烦恼,都仿佛不再那么沉重。生命的光彩不需要标签来点亮,每一滴水都可以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南疆的星空依然闪耀,曾见证过丝路驼铃的戈壁滩上,一只小猫的足迹已随风而逝。但,那些因它而起的生命思考,正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生命意义的安放之处,或许就藏在我们放下计量与功利,坦然接纳舍与得的每一次选择之中。愿我们能记得,有一只小猫曾告诉世人,认真过好每一天,珍惜每个眼前人,这样的生命,必然会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记,写下世间最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