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面面俱“塑”!亲子家庭共同感受非遗技艺的细腻与温度‌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4-17 18:22:37

近日,在长海路街道文化佳园社区睦邻中心的活动室内,一场非遗体验活动——《面面俱“塑”》海派面塑亲子工坊拉开序幕。活动特邀上海海派面塑技艺传承人张书嘉老师现场授课,与亲子家庭共同以春日多肉盆栽为造型灵感,制作海派面塑,让大家近距离地感受非遗技艺的细腻与温度‌。

现场,各组亲子家庭坐成一个小小的方阵,桌上摆放着五颜六色的面团和各式各样的塑形工具。

‌张书嘉首先以生动的讲解,揭开了海派面塑的历史面纱。传统的中国面塑俗称“捏面人”,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到了清末,上海民间开始流行用面粉捏制物品作为供果,海派面塑就是从这种“面花”演化而来。作为上海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面塑以“细、精、雅”著称,通过“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等技法塑造艺术形象‌。

随后,张书嘉还向大家展示了面团、塑刀、梳子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别看这些工具简单,在老师傅手里,它们就像魔术棒一样神奇。”在示范过程中,她拿起一块彩色面团,手指灵活地搓圆、压扁、刻纹,一片饱满的多肉叶片就出现在掌心。

听了老师的讲解,台下的亲子家庭跃跃欲试。在实践环节中,大家跟随专业指导展开动手创作。孩子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徒手捏制栩栩如生的叶片;家长们则专注雕琢细节,与孩子共同完成层次分明的多肉盆栽‌。很快,一盆盆形态各异、色彩鲜艳的作品逐渐成型,既有传统技艺的严谨,又充满童趣创意‌。

“现在的孩子平时都玩手机、平板,很少有机会接触这样的传统手工艺。”带着孩子来参加的家长感慨道,“看着孩子专注捏面团的样子,能够感觉到他很喜欢这类活动。还希望以后能多多举办。”

本次活动不仅提升了亲子协作能力,更通过触觉体验让青少年直观感受传统手工艺的温度。正如张书嘉所言:“面塑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载体。”文化佳园社区睦邻中心表示,未来将持续引入非遗项目,为居民搭建传统文化体验平台,推动非遗在创新表达中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