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温风至
因循小暑来
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
小暑
自小暑起
中国普遍开始进入
一年中最热的阶段
民间俗语说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小暑时炎热天气开始
大暑时炎热达到峰值
虽然炎热
但夏天也有别样的美好
莲藕脆嫩、西瓜清爽
蜜桃水灵、新米鲜香
寻一处浓荫
摇一把蒲扇
聆听鸟儿的低声细语
欣赏池塘里荷花竞绽
在晚风徐来时
街边亮起五彩的霓虹
山间跳跃闪闪的萤火
看天上星光点点
听树林蝉鸣处处
“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
棉花正处于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
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
雨热同期
庄稼迅速生长
在最热的时候洒下汗水
待到暑气散去
秋风吹来
必是丰收的时刻
这是充满活力的时节
也是充满希望的时节
小暑养生怎么做?
记住这4点!
01
避暑避湿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雷雨频繁。要避开太阳直射,避免高温活动,可以适当开空调,26~27℃为宜;也可以增加沐浴的次数,参加游泳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暑湿暑热。
02
注意休息,适当午睡
夏季心火旺,加上天热出汗多,使心脏负担加重,一定要给心脏休息的时间,也要提醒自己平心静气。适当午睡是对精力和体力的补充,此外,建议不要太早晨练,最好23点前入睡。
03
运动宜缓
小暑天气炎热,运动宜缓不宜剧烈,避免运动量过大、时间过长,更不能挥汗如雨。建议选择舒缓的运动或练习一些中医传统保健功法,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
04
清淡饮食,忌贪凉
小暑时节高温多雨,空气潮湿,细菌滋生,消化道疾病频发,要注意饮食卫生,凉菜一定要新鲜洁净,不要吃过久、过夜的剩饭剩菜。脾胃喜温,过多的寒凉会伤到脾胃,切记少吃冷饮。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七八分饱为宜。
小暑时节
记得“吃三样”“喝三样”
小暑标志着开始进入伏天
伏日里人们食欲不振
往往比常日消瘦
谓之“苦夏”
此时饮食上具体怎么吃更好?
01
吃三样
小暑有“三宝”,黄鳝、莲藕、绿豆芽,吃这“三宝”能起到解暑降温、清热解毒的作用。
但需注意的是,大病初愈、腹胀等人群不宜过早食用莲藕,感冒未痊愈、阴虚内热的人群不宜食用黄鳝。
02
喝三样
推荐3种清暑佳品:荷叶粥、绿豆汤、西瓜翠衣露。西瓜翠衣就是平时吃西瓜时不吃的绿色外皮,将它晒干后用开水煮一下即可饮用,具有清暑解热,止烦渴、水肿、口舌生疮、中暑等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贫血、低血糖者及孕妇、哺乳期女性不可食用荷叶,脾胃虚弱的人群要少吃绿豆。
如何避热邪、湿邪?
国家卫生健康委来教你
7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时令节气与健康”这一主题,重点介绍小暑时节的健康知识。高温天气,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饮食禁忌?专家介绍,饮食上主要针对热邪和湿邪这两个特点来养生。
01
湿邪
针对湿邪的特点,可选择健脾燥湿或健脾化湿的食物,如莲子、山药、薏仁、陈皮。另外,针对湿邪困表,可选择苏叶、藿香、砂仁等食物,可以燥湿解表,同时还可以芳香醒脾、开胃,缓解在夏天饮食脾胃不好、食物消化不好的问题。
02
热邪
对于暑热之邪,可适当增加一些性味偏寒凉的食物,如绿豆、丝瓜、黄瓜、冬瓜等食物,但脾胃虚弱的人群要少吃。
·黄瓜能生津止渴,清热利水,生吃具有控血脂、美白肌肤的功效,但脾胃寒的人最好熟吃。
·冬瓜有抗衰老、减肥降脂、延年益寿的功效,它还是典型的高钾低钠型蔬菜,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大有裨益。
·丝瓜味甘性凉,能清热利湿、凉血、化痰、止血,有助于顺气健脾、化痰止咳,但胃肠寒的人应少吃。
·苦瓜清热泻火、利尿活血,还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但其性寒凉,孕妇和脾胃虚寒的人少吃,禁生食。
03
饮食禁忌
高温天,一些人喜欢吃过度寒凉的食物降体温。但是在中医养生的观点里,夏季高温时节,阳气更多浮于表,而内里的阳气往往偏于虚,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春夏养阳,不能过度贪食寒凉的食物,以免造成寒湿困脾现象。
小暑已至,盛夏十里
静心为伴,化伏为安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愿所得皆所期,所期亦无碍!
枕一缕清风入眠
与热辣的夏天握手言欢
流萤染夏,日光倾城
赤日炎炎,绿树浓荫
一年里的快乐时节
一池子的清凉夏天
愿你向夏生长,余生常欢!
觅一方清凉,守一寸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