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长宁 > 文章详情

“我不是中国人,但我有一颗温暖的‘中国心’。”长宁的他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

转自:上海长宁 2025-07-07 14:08:33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22个部门和单位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并于近日完成公示。其中,来自长宁区的阿思势(Maskay Ashish)作为“Bloodline”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项目推动者入选“最美志愿者”先进典型。


阿思势出生在尼泊尔加德满都的一个医生家庭。小时候,父亲热心治病救人的一幕幕,让他耳濡目染,也在心中埋下了善良的种子。长大后,阿思势也循着父亲的轨迹成为了一名医生,并于20多年前,来到上海某一家医院入职,还长期活跃在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中。他不仅自己积极参与无偿献血,还主动加入上海市血液中心志愿者服务队,是为数不多的外籍献血宣传员。



阿思势从事骨科和运动医学领域十多年,经验丰富的他,深知血液对于挽救生命的重要性。在阿思势的积极推动下,上海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总队外籍团队Bloodline(血缘)正式成立。2017年3月11日,Bloodline外籍志愿者团队第一次举办“爱无国界”社区献血活动。Bloodline的成立,为上海及不同城市亟待血液救治的患者架起了一座跨国界的生命之桥,在他的影响下,Bloodline团队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外籍友人投身献血公益事业,每年在全国各地开展献血等多种公益活动,为许多稀有血型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如今,Bloodline又有了新项目——Bloodline Y(Y代表Young),邀请10多所国际学校的师生们加入,参与看望白血病患者等社会公益活动。“我们希望通过搭建‘Bloodline Y’这样一个平台,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了解社会、回馈社会。”阿思势表示,今后还希望做更多国际性的献血活动,比如,想邀请各国商会的热心人士,在参与献血等活动的同时,通过服饰、美食分享等,展示各自国家的文化特色,让世界各地的公益之美在上海这座城市里绽放。


阿思势说,女儿也是Bloodline的一员,经常与其他小朋友一起为“热血爸妈”摇旗呐喊。由于女儿出生于2016年,Bloodline是2017年诞生,所以,女儿一直觉得Bloodline像是她的妹妹,而跟随父母参加公益更像是家庭活动。随着成长,女儿愈加懂事。今年一次活动前夕,女儿第一次主动跟阿思势说,想要去参加活动,当天也非常热情地参与了活动,这让阿思势非常欣慰。“我小时候受父亲的影响,爱上做公益,现在我的爱人和孩子也一样!”阿思势骄傲地说。



熟悉阿思势的人都知道,他还是长宁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常客,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贡献个人智慧。


多年来,阿思势始终为献血志愿服务奔波忙碌,先后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2022年度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他以其卓越的医术、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坚定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上海国际志愿服务的一张闪亮名片,让志愿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虽然我不是中国人,但我有一颗温暖的‘中国心’。”这是阿思势的心声。从个人志愿服务到组建志愿服务团队,阿思势以其非凡的热情与领导力,为推动上海卫生健康领域与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图片来源于区委社会工作部

撰稿:陈容超

编辑:竺嘉茹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