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浦江畔迎来跨越山海的青春身影。由黄浦海外联谊会、黄浦区侨办、黄浦区侨联承办,黄浦星侨荟、上海市欧美同学会黄浦分会协办的“2025海外华裔青年学生实习团启动仪式暨‘星侨有约’交流活动”在上海市黄浦区举行。来自美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国的华裔青年学子,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侨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为期六周的实习探索之旅。
星耀浦江:
上海黄浦铺就“实践沃土”
活动以展现上海市黄浦区的城市变迁的宣传片拉开序幕。镜头从石库门里弄转向陆家嘴金融天际线,从老城厢烟火气切换到“中央科创区”实验室,生动呈现了这片热土的厚重历史与澎湃活力。
区侨办以“黄浦最上海”为引,向华裔青年介绍了区域三大优势:历史文脉深厚、产业能级领先、创新人才汇聚。针对本次实习计划,黄浦区从历史传承、科技创新、多元文化、产业发展、生活体验等角度,为华裔青年学生量身定制了参访路线,并寄语青年学子:在行走中读懂中国,深入城区观察文化魅力与发展机遇,化身中国故事传播者。在实习中架设桥梁,通过企业实践感知经济脉动,搭建国际合作纽带。在创新中定义未来,借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机遇,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
本次活动特邀上海为侨服务联盟单位代表赵云昊担任生活导师。他谈及,中国古人喜欢把故乡称为“桑梓”,因为在农耕社会,桑树是纺织业的重要基础,梓树的木材可用于制作器具。这些树木伴随家族的繁衍,当人们离开故乡时,桑梓就成了他们心中对家园的深深眷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希望华裔青年学生感受上海魅力,增进桑梓情怀。”
文化共鸣:
青年共叙“根脉情缘”
两位华裔青年代表的动情讲述极具感染力。来自西班牙的周贞汝(Ana)目前就读于马德里IE大学工商管理与法律双学位。“吃着外婆做的中餐、听着街头弗拉明戈音乐长大,我的生命本身就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载体。”她坦言,选择来沪实习正是为了探寻文化认同,“黄浦的海派精神——包容、创新、兼收并蓄,恰似我们实习团的缩影”。
美国姑娘江明洁的分享则交织着两代人的上海情结。作为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商学院学生,她随身带着父母在复旦、交大求学时的老照片。“母亲总说‘博学而笃志’的校训塑造了她的人生观,父亲至今难忘外滩的钟声。”自幼习武的她曾带少林功夫走进联合国舞台。此次行程中,她最期待将父母口中的“青春上海”与自己亲历的“创新上海”连接:“在人工智能博览会感受科技脉动,在田子坊体会传统技艺新生——我想用Z世代的视角,续写属于我们的文化传承故事。”
随后,是授旗环节。当华裔青年团员代表龚依龄、韩佳霖、林铭怡、王蘅月、张培培、章子琳、陈以铭、王佳琪接过绣有“海外华裔青年学生实习团”字样的旗帜时,象征着这场文化寻根与职业实践的双重旅程正式启航。为进一步提升老字号文化、海派文化国际传播力,上海市黄浦区还向青年赠送了富有上海特色的“黄浦礼物”。
同心致远:
侨力共绘未来图景
在紧随其后的“星侨有约”交流环节,黄浦星侨荟理事、欧美同学会黄浦分会代表与青年学子进行了共创活动,在交流中增进彼此情谊。
本实习团组是由上海海外联谊会主办的“相聚上海 共话明天”港澳台侨青年学生实习计划的组成部分,来自美国、西班牙、法国、加拿大等10个国家的39位华裔青年开启为期6周的上海实习之旅。
记者 / 王月华 袁霖(实习)
编辑 / 陈露露 刘韫文
图片 / 黄浦海外联席会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智汇Z世代,创燃黄浦江!美国华裔青少年科技创新探索夏令营收官
2. 科技与传统共鸣,华裔青少年在黄浦探索“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