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小暑至!“赛人参”的时令味别乱吃,中医教你科学度夏

转自:徐汇通 2025-07-07 15:51:38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今天(7月7日)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小暑的到来标志着梅雨季节的结束,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要来了。中医认为,此时节养生重在“顺应天时”,通过科学饮食、适度运动和情志调节,让身体平稳度过炎夏。尤其饮食滋补,要注意合理、适量以及个体情况,不可乱补。

小暑时节,潮湿闷热,在这种高温、低压、湿度相对较大的气候中,人体容易感觉到烦躁、疲倦,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症状,因此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以清热利湿、健脾开胃为主,多吃新鲜的蔬果,少吃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如吃冬瓜、丝瓜、苦瓜等时令瓜菜;又如绿豆粥、小米粥,少吃油腻辛辣。寒凉慎用,冰品会骤然刺激肠胃,导致腹痛腹泻、消化不良。

有句俗语说“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等作用,适合天气炎热时食用,但也并非多多益善。

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治医师曾令旨表示,小暑前后,黄鳝肉质肥美,营养达到峰值,确实有“补中益气、强筋骨”的功效。从现代营养学看,黄鳝富含优质蛋白、DHA、卵磷脂及“黄鳝素”,能调节血糖、补脑益智,尤其适合体虚者、糖尿病患者和产后女性。但需注意并非人人适合,黄鳝性温,外感风热、腹胀者不宜多吃,容易上火。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需严格限量,因黄鳝嘌呤含量较高,可能诱发急性发作。注意黄鳝的食用安全,死鳝鱼是不能吃的。黄鳝死后蛋白质迅速分解,产生组胺等有毒物质,食用后可能导致中毒。烹饪时务必彻底煮熟,避免寄生虫感染。搭配需要有讲究,可与豆腐、冬瓜同炖,既能中和温性,又能增强祛湿效果。例如“黄鳝冬瓜汤”,适合湿热体质人群。建议每周1到2次,每次100到150克为宜。

中医为患者行针

医生提醒,高温天要注意避暑避湿,中午11点至下午3点避免户外活动,外出时戴遮阳帽、穿透气衣物,及时补充淡盐水。夏季心火旺,易烦躁。可通过书法、下棋、听音乐等方式静心,或饮用“荷叶薄荷茶”清心降火。运动要适度,选择清晨或傍晚慢跑、打太极拳,避免大汗淋漓伤津耗气。运动后勿立即饮冷饮,可用温水擦拭降温。

记者:吴会雄、陆海捷

编辑:孙清渠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