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洛哥东南部的拉西迪亚,撒哈拉的烈日炙烤着大地。在这片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半年多来,闵行援摩医疗队的队员们用精湛的医术守护生命,用温暖的关怀传递友谊,在无影灯下与死神赛跑,在烟火气中慰藉乡愁。 傍晚踢球的摩洛哥少年 无影灯下的生命守望 当异国的晨光穿过病房的窗户,他们已开始与死神展开新一轮的角力。李骏至今难忘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面对胎盘植入大出血的产妇,医疗队以止血带环扎、紧急输血、子宫切除的“教科书式”抢救,将患者从失血3000ml的生死边缘拉回。这样的生死时速,半年来已上演30余次。 忙碌中的李骏 在骨科诊室,王强所值守的周末恰是事故高发时段,所以频繁被招至急诊,甚至彻夜救治伤者已成为常态。经过了半年的努力,他与当地人的沟通能力日渐提升,基本可独立完成诊治工作,也逐渐适应了当地的工作流程,掌握了本土化的诊疗常规,工作已经进入得心应手的阶段。 每周三是张金玲的手术日,单日最多安排过7台手术,一周内最多完成21台。有时因手术量大,会出现她与摩洛哥医生同时开展手术的情况。虽然工作忙碌,但她在工作中赢得了摩洛哥同事的信任、获得了病患的称赞。 张金玲和17名女同事野炊 烟火气里的万家灯火 翻开吴段青的朋友圈,有这么一条:“堪称陀螺样的一个班,因为有你们而被治愈!”当天,她帮一位双胎妊娠的初产妇顺利产下龙凤胎,产妇真诚地对吴段青比了个爱心。同在妇产科的冯丽君感叹道:“我们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跨越了文化的差异,跨越了语言的障碍,成为了当地人心中最值得信赖的人。” “炼丹炉”里烹饪的陈惠林 40度高温的拉西迪亚,陈惠林在“炼丹炉”般的厨房里,将蔫软的番茄和皱巴巴的绿叶菜幻化成慰藉乡愁的佳肴。为一粥一饭,他几乎绞尽脑汁,每炒完一盘菜,总是汗透衣背。“拉西迪亚分队的炊烟阵地上,我愿做那面不倒的旌旗。” 洪亮拍摄的拉西迪亚落日 队长洪亮常在深夜手术结束后,望着撒哈拉的星空,这时家乡的轮廓便格外清晰。他说,特别想念街角熟悉的味道,想念家中温暖的灯火,想念那份无需言说的归属感。这份思念,如同风筝的线,无论飞得多远,心始终牢牢系在故土。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