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7日)正式迎来小暑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季夏时节正式开始。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大,同时也是气温高、潮湿又闷热的时段,身体常感沉重乏力,因此,遵守“春夏养阳”的原则,健脾祛湿、补充体力、科学养生在当下尤为重要。 上海市崇明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成员、ACSM-EPP运动处方医师颜逸心结合崇明地产食材提供了夏日消食解暑、清热健脾、科学运动的“小良方”。 颜逸心表示,季节养生要遵循科学原则,善用本地风物。崇明有不少地产食材具有调养脾胃、清热解暑的天然优势。例如“地标食材”白扁豆,搭配薏米熬煮成粥,是祛除体内湿气、健脾开胃的经典方。冬瓜、丝瓜等本地时令蔬菜性质偏凉,清淡烹煮,能帮助排出湿热,缓解暑气带来的烦闷。值得一提的是,在烹饪方式上宜选择蒸、煮、凉拌等,避免油炸和辛辣,减轻肠胃负担。 被誉为“六月雪”的崇明地产水果翠冠梨也即将上市,它甘甜多汁,富含水分与维生素,是绝佳的天然“清润剂”,生津止渴效果显著。 崇明绿道纵横,“口袋公园”遍布全区,为居民提供了绝佳的运动环境。专家提醒,运动时避开高温时段是首要原则。清晨日出前后或傍晚暑气稍退时,在健身步道上进行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最为适宜,如慢跑、健走或练习舒缓的太极、八段锦。 此外,崇明还拥有着得天独厚的骑行环境,东部、中部、西部均有多条“经典骑行路线”,例如东滩周边的生态观鸟路线、沿着西沙湿地的森林氧吧线、草港公路上的乡村人气线以及环崇明岛海堤风光线,均是市民骑行运动、拍照打卡的好去处。 记者:杨佳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