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莉曾两度与癌症抗争——乳腺癌与肺癌的双重打击,让她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治疗。而在癌症俱乐部里,像她这样与病魔顽强搏斗的故事并不鲜见。俱乐部成员们彼此扶持,在“一期一会”的相聚中传递力量,这里已成为他们战胜病魔的“精神支柱”。然而,这份温暖的延续,离不开安东居民区的鼎力支持。
“我们原先开会活动的场地因另有他用,导致不得不更换场地,活动能否继续举办成了未知数,所以大家都很焦急。”徐桂莉回忆道。关键时刻,她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姜东求助。姜东听闻后立即行动,协调社区文化自治团队腾出活动空间,为俱乐部解决了燃眉之急。这份“有求必应”的承诺,背后是居民区长期以来急群众所急的点滴服务。
徐桂莉与丈夫陈雪民没有儿女,两人相依为伴。2023年,陈雪民脑梗出院后,需由徐桂莉每天推着行动不便的他步行十多分钟前往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理疗。
然而,2024年7月,徐桂莉查出肺癌,体力不支与治疗安排,让她无力负责丈夫的就医问题。居民区得知情况后,根据陈雪民的就医时间,很快制定了“陪诊计划”:社区工作者于早上7点30分到岗,护送老人就医,理疗结束后再将老人安全接回家中。这一坚持,便是整整三个月。“徐阿姨家是纯老家庭,关键时刻,我们就是他们的依靠。”姜东说。
社区的温情服务不仅惠及特殊家庭,还渗透到每位居民的生活细节中。79岁的独居老人曹阿姨也是受益者之一。
“曹阿姨住在我家楼上,每次居委会干部上门慰问后,曹阿姨总会开心地和我分享,觉得自己有人关心,并不孤独。不仅如此,每次居委干部碰到我,也会问一句,楼上的曹阿姨最近怎么样?”回忆起曹阿姨的经历,徐桂莉怀有满满的感动。
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徐桂莉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看到他们尽心尽力照顾老人,我们打心底里信任社区。”徐桂莉感慨道。治疗回归,徐桂莉特意拨打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电话,将这段经历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满是感激……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撰稿:朱文轩
编辑:竺嘉茹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