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绿色青浦 > 文章详情

整村运营破局,练塘东厍村解锁振兴“新密钥”→

转自:绿色青浦 2025-07-08 15:14:58

“之前在手机上刷到这里举办绣球花节,村子美得像幅画,特别出片。”从长宁区专程驱车前来的钱女士兴奋地对记者说,“这不就约上闺蜜来打卡了!上午在‘满山乡遇·乡村客厅’品味稻香拿铁及周边拍照,中午预定了吉言·东团里私房菜,下午再去阿特麦文创园逛逛,安排得满满当当。”

从寂寂无名到“网红打卡地”,东厍村的华丽转身,正是乡村振兴创新实践的生动缩影。往昔,这里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动能不足。随着年轻人大量涌入城市,闲置的农房、冷清的村道诉说着寂寥。

为改变这一现状,2023年,东厍村抢抓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机遇,以党建为引领,党组织统筹全局,与满山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村内阿特麦文创园、野龙果园、青塘小院、绿亚园林等“幸福合伙人”,通过成立整村运营管理委员会,精心编制《练塘镇东厍村产业兴旺三年实施方案》,不断提升产业内生发展动力,将乡村资源“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为打造“古韵新生 人文东厍”的和美乡村注入澎湃动能。

随着整村运营向纵深推进,乡村沉睡的空间价值被充分唤醒:瑞龙桥畔的两处集体公共服务用房摇身一变成为“满山乡遇·乡村客厅”与村史馆。不远处,由闲置民宅改造的“满山居·壹号花院丨转念”民宿错落有致,15间客房风格迥异。其中,“闺蜜房”营造私密欢聚空间,“亲子套房”则以贴心设计,为家庭出游带来温馨体验。

“现在,‘满山乡遇’已与村委会完成40多栋民宅签约。三栋精品民宿、两家西餐厅、一家吉言·东团里私房菜已正式营业,叶辛书院正在加紧建设,丹叔小厨、老兵驿站餐饮店也进入收尾阶段,很快就能开业。”“90后产业方工作人员陆成杰向记者介绍。通过盘活闲置资产,村民不仅多了租金收益,像他这样不少曾经外出打拼的年轻人,也选择返乡就业,在家门口找到了发展机遇。

为厚植乡村发展新优势,东厍村深耕文化赋能与文旅IP塑造。在深度挖掘“一桥一寺一遗址”历史文脉的基础上,以绣球花为特色载体,连续举办两届绣球花节。通过打造“花海+艺术+生活”沉浸式体验场景,绘就乡村文旅新图景,成功跻身沪上短途游热门目的地。今年,以“Village Bloom”理念升级的第二届“乡遇东厍”绣球花节,吸引6.6万人次游客到访,实现销售额284.7万元,将文旅“流量”切实转化为发展“留量”。

继热闹落幕的绣球花节后,东厍村再添新亮点:野龙果园与上海绿色田园农庄内,清甜多汁的翠冠梨、粉嫩饱满的水蜜桃应季上市;阿特麦西西餐厅正式开业,以小众创意美食俘获味蕾;开放休闲林地绿意葱茏,繁茂枝叶宛如披上“薄荷曼波”,天然形成避暑纳凉的清凉秘境。这些缤纷体验,正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沉醉于“不舍练塘的悠然慢旅时光。

从盘活闲置资源到打造文旅IP,再到多元业态焕新,东厍村整村运营成果不断显现。曾经被戏称为“西伯利亚”的村落,如今颜值内涵兼具,吸引不少年轻人返乡投身乡村振兴。村民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建设”,幸福感节节攀升。“我们村水网纵横、绿树成荫、人文深厚。”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迎春表示,将继续深挖资源优势,深耕整村运营,围绕“居住+餐食+体验”核心三要素,打造令人向往的康养旅居目的地。

记者:陆龙辉(名优基层)

摄影:陆龙辉(名优基层)、孙云逸、顾超群

编辑:吕斌、王艾婕(实习)

责任编辑:王阳(首席)

终审:张婧(特聘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