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即8.0版行动方案)提出,在劳动就业服务方面,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高质量建成500个社区就业服务站点,为就业群体和用人单位提供供需匹配、能力提升、援助帮扶、创业指导等服务。聚焦新市民、青年人的租赁需求堵点、痛点和难点,完善多层次保障性租赁房供应,加大各类人才公寓、租赁房和过渡性“客栈”等供给,为各类人才和一线职工提供安居保障等。
浦东新区“青创15条”实施满月,“两个100万”受青年人才热捧;静安区首个零工驿站揭牌,启用“线下驿站+线上平台”的双轮驱动模式,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全链条服务;青浦区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人社领域服务保障,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金山区用“全要素保障”,打造同频共振的“人才引擎”。一起来看↓
浦东:“青创15条”实施满月,“两个100万”受青年人才热捧
5月1日,浦东正式实施《关于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浦东‘青创15条’”),推出5方面共15条措施,着力打造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第一站”。其中,针对青年人才最关注的创业和居住成本高等问题,推出“两个100万方低租金空间”,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已有1000余人提交申请,100余人已完成签约,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来听听张江药谷与张江纳仕国际社区等地青年人才的感受吧!
低租金创业空间让企业“轻装上阵”
“两个100万”中第一个100万平方米,即3年内推出100万平方米以上并且日租金不超过1元每平方米的创业空间,今年计划推出30万平方米以上,目前首批已推出129个创业空间。
这些空间主要位于张江科学城、金桥等初创企业聚集区,重点服务浦东三大先导产业,其中还包括张江药谷、浦东软件园、张江高科895孵化器、莘泽智星港等一批国家级、市级孵化器。
“我们是今年在张江药谷成立的新企业,正好赶上这波新政,这些政策福利对我们帮助非常大。” 柒色莲(上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说。柒色莲是一家生物医药企业,专注于个性化细胞治疗与抗衰老,基于新一代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开发面向自体细胞治疗、再生医学与健康管理的创新产品与服务。
柒色莲租用的创业空间位于张江药谷8楼,面积有150平方米,它被划分为细胞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办公室三部分。柒色莲创始人表示:“作为初创企业,能够租用这么大的空间,离不开政策扶持,我们节省了80%以上的租金,这些资金可以投入到产品研发中。”
除了入驻成本低之外,这些空间还能为青年人才创业项目提供投融资对接、上下游资源链接、共享实验室等公共服务。以柒色莲为例,张江药谷的创业指导、融资服务、政策直达让企业在发展早期少走弯路,大型仪器平台共享也让企业能以较低成本,使用先进的实验设备与技术资源,提升研发效率。
上海张科孵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透露,张江药谷平台作为张江集团下属国资企业,承担起国企支持青创工作的责任,一直活跃在服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一线。浦东“青创15条”实施以来,张江药谷平台快速响应,首批推出2000平方米创业空间参加“两个100万”活动。
“1个月来,我们先后接待10个左右的项目,目前柒色莲已经落地,另有3个项目符合条件,正在进一步接洽中,我们将为入驻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以及临床资源对接、新药注册许可等服务,助力企业成长发展。”她说。
低租金青年公寓实惠又温馨
“两个100万”中的第二个“100万”,即浦东要在3年内推出100万平方米以上的、月租金不超过2000元的青年公寓,今年计划推出8000套以上,目前首批已推出优质房源项目14个。它们分布在产业集聚、人才集聚、交通便捷的区域,如张江、陆家嘴、唐镇、康桥、外高桥等,并配备专门的服务团队,在看房、协助办理入住等方面做好服务,提升青年人才入住体验感。
青年人才小喻是张江纳仕国际社区右里人才驿站的第一名住户,入住近一个月,小喻已经习惯崭新的生活。“这段时间的居住体验非常棒,无论是最开始的拎包入住、近距离的通勤,还是社区里丰富的活动、完善的配套,我很喜欢这个充满年轻活力的社区。”
张江纳仕国际社区首批推出200余套低租金青年公寓房源。它们均为30至40平方米的一室户,配备民用水电与家具家电,青年人才可以拎包入住。
张江纳仕国际社区右里店长介绍,一个月来他们已经收到上百次咨询,目前符合条件入住社区的青年人才超过50名。“以30平方米的户型为例,类似房屋市场价格大概是3500元一个月,而这些青年人才实际支付的租金在1000元到2000元之间,非常实惠。”
放眼浦东新区层面,政策实施以来已有1000余人提交申请,100余人已完成签约,其中硕博士学历占比86%,留学生占比30%。这些青年人才毕业院校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浙江大学等,入职企业集中在浦东三大先导产业以及计算机通信等产业领域,如中芯国际、华勤技术、ABB、百度、药明康德、智元新创、傅利叶智能等。
这次推出的低租金青年公寓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即紧密结合青年人才的需求,提供丰富的配套设施。张江纳仕国际社区引入近50家品牌商户,涵盖餐饮便利、美容美体、宠物服务等,构筑青年人才触手可及的“烟火气”。而在浦发有家康桥社区,丰富多彩的社群活动与特色服务,吸引不少青年人才慕名而来。
上海浦发有家房屋租赁有限公司经理介绍称,浦发有家康桥社区对于青年人才充满吸引力。“我们拥有篮球、羽毛球、桌球、电竞、桌游等20多个青年租户自建社群,青年人才可以找到兴趣爱好一致的朋友,我们还特别设立安睡小屋,采用隔音设计,配备沙发椅、遮光窗帘与助眠香薰,无论是午休充电还是短暂放空,都能隔绝外界喧嚣,快速恢复活力。”
浦发有家康桥社区还围绕“宠物友好”主题,特设宠物自助洗澡烘干室。室内配备全套宠物洗护设备、花洒及专业烘干箱,宠物主可在此轻松完成宠物清洁护理,避免外出洗护的奔波,同时减少居家清洁负担,贴心守护“毛孩子”的健康与洁净。
系列政策成效初显
除了“两个100万方低租金空间”之外,浦东“青创15条”还有不少政策亮点。在创新创业首站服务方面,浦东进一步强化“浦东国际人才驿站”服务,为有意愿来浦东创新创业的青年人才提供短期免费住宿与最长6个月的免费创业过渡空间,并开展政策咨询、投融资对接、城市体验、社群活动等。近1个月来已有300余名青年人才提出申请,其中100余人成功入住。
同时,浦东通过举办“青年人才直通车”系列活动,为重点专业学生与浦东重点产业用人单位搭建对接平台。5月,“直通车”已赴北京、杭州举办专场活动,按照“直通车”春季推介、暑期浦东行、秋季校园招聘“三部曲”引才模式,深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重点专业院系开展政策推介。合见工软、维亚生物、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用人单位推出优质招聘岗位,还邀请青年人才暑假期间来浦东考察体验、实习实践,已有近200人报名。
青年人才如到张江科学城创业有叠加支持,高成长性项目可获得3年最高300万元的创业补贴,近1个月来也已有10余个项目申报。
为了方便青年人才申请、查询相关业务,浦东开发上线“浦东明珠在线”小程序,集成17个功能模块,涵盖15条青创政策,努力让青年人才“一看就懂、一听就明、一到就享”。青年人才可在手机端,在线申请人才驿站、实习实践、工作职位、青年公寓、创业空间、交流活动等各类政策和服务资源,并实时查询申请审核情况。小程序自4月18日上线以来,累计访问量已超7万。
静安:静安区人社局和曹家渡街道合力推出首个“零工驿站”,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全链条服务
日前,一个聚焦灵活就业人员需求,提供岗位对接、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一站式服务的全新平台启用。静安区首个零工驿站——曹家渡街道零工驿站揭牌,同步启动的还有“2025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静安区春季专场活动暨曹家渡街道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专场招聘会”,吸引众多求职者驻足。
家门口的“就业枢纽”赋能民生
零工驿站主要是为灵活就业人员和零工人员及用人单位进行就业供求信息沟通对接的服务平台,同时还有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一站式服务。
用人单位在零工驿站服务专区发布了项目培训师、项目主理人、咖啡活动助理、面包店前台等一系列岗位,基本均为兼职岗位和实习岗位,酬劳按天计或小时计。求职者如果对岗位感兴趣,可以扫码进行报名登记。
咖啡师小田对咖啡活动助理这个岗位比较感兴趣,“我们咖啡店一般不会办外出的活动,我希望能交到朋友,看看是不是可以参与到一些咖啡主题的活动中,也可以拓展自己的能力。”不少求职者都生活在曹家渡社区,他们表示,如果能在周边找到合适的兼职“性价比”非常高,“对于我们兼职群体而言,有时间当然可以多兼职几份临工,工作之余灵活就业,能够增加收入,减轻压力。
街道方面表示,零工驿站同样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雇用兼职或者零工是一种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零工让企业招人“急招即用”,降低了用工成本。
专家顾问“定期坐诊”提供咨询
“随申办—曹家渡街道零工驿站线上平台”同步上线。求职者可通过平台实时匹配岗位、投递简历,并享受劳动争议调解咨询等权益保障服务。
“线下驿站+线上平台”的双轮驱动模式,为灵活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提供“岗位对接、技能赋能、权益护航”全链条服务,激活灵活就业新动能,社区就业服务全力向“精准化、数字化、全域化”迈进。
为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位于万航渡路684号的零工驿站还特别聘请专业律师、就业服务专家、劳动调解专家担任“驻站顾问”。顾问团队将通过“定期坐诊”模式,为求职者和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岗位匹配、劳动维权等全方位支持。
政校携手衔接“毕业即就业”通道
曹家渡街道“就业直通车进校园”服务项目启动,为学校代表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授旗。该项目以“订单式服务+组团式服务”为核心,提供“岗位推荐+技能培训+职业规划”全链条服务。通过与街道的深度合作,学校将就业指导前置至在校阶段,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未来,曹家渡街道将进一步紧贴市场需求,整合“静邻”就业服务站、零工驿站、众创空间、楼宇园区、高校等资源,构建“需求精准对接、服务全程跟进、成效动态评估”的就业服务体系,共同构建有力度、有温度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
青浦:优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青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市、区两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攻坚行动和为企办实事等任务要求,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聚焦就业创业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企业人才引育等重点领域,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人社领域服务保障,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就业创业服务
助推青浦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青浦区人社局强化就业优先战略和就业优先政策,深入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建设。在已通过市级复核的30个服务站点基础上,指导街镇对照市级标准,加强站点软硬件建设,逐步扩大站点布局,并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小型招聘面试、政策宣传等。今年已累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200场,为1346人次提供就业服务。落实“一企一策”服务制度,持续做好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推动人社政策和服务直达企业。对“乐业上海第一站”平台企业开展用工指导461家次,累计走访联络区内重点企业581家次,向重点企业开展政策宣传18场次,并向企业推荐求职人员238人,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强化创业帮扶,围绕创业者需求,在创业融资、创业想法、创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多种活动,累计举办创业活动105场,参加2868人次,帮扶创业组织395家。联合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总工会、区司法局等职能部门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宣传启动仪式暨开工第一课活动,向新就业形态平台企业定向发送《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争议》等培训课件,为5家快递物流企业提供《劳动合同十问十答》政策指导服务。深化区域联动,参与制定长三角区域首个社会事业类地方标准,推动劳动争议联合调解和协同仲裁服务规范实施,以标准化、规范化手段提升劳动纠纷化解效能,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健全职业技能培训
构建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体系
聚焦人才强区战略,落实“技能人才政策”,持续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青浦区人社局充分发挥区级技能人才政策“指挥棒”作用,建立高技能人才区级叠加补贴机制。截至5月底,全区累计新增培养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815人次,发放区级叠加补贴289.2万元,政策红利正加速转化为人才发展动能,推动区域技能人才梯队建设迈上新台阶。
围绕企业实际需求,青浦区人社局构建“企业自主培训+集中服务培训”双轨模式,实现职工技能素质提升与企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一方面鼓励企业自主开展职工职业培训,另一方面针对中小微企业推出集中职业技能培训服务,通过全链条质量管控确保培训实效。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区完成补贴性培训15215人次,其中对接29家中小微企业开展集中服务培训3395人次,助力企业打造“技能型”职工队伍,为产业升级筑牢人才支撑。
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企业与重点项目,青浦区人社局积极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通过“校企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实现技能人才培育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近期,成功指导上海壹米滴答快运有限公司成为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单位,首批开展学徒制培训202人,为物流等重点行业输送兼具理论素养与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夯实区域技能人才发展基础。
聚焦“八件实事”项目
打出助企惠企“组合拳”
青浦区人社局牵头推进“为企办好八件实事”项目,在人才引进、技能提升、政策宣讲等方面精准发力,以务实举措为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市场活力。
校招联动广纳贤才,搭建人才供需桥梁。紧抓春季校招黄金期,统筹市内市外资源,积极组织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慧才青用”巡回引才活动,组织区内30家龙头、上市及重点企业奔赴湖南,参与“智汇长三角”2025年一体化示范区全国巡回联合校招湖南站活动。其中,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示范区企业与湖南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深化政校企合作关系,为后续人才交流与就业合作奠定基础。目前累计举办校招活动13场,服务企业252家次,提供1663个岗位,达成初步录用意向1374人次。此外,“周周招”“月月招”等59场线下招聘活动持续发力,累计服务企业1118家次,提供5191个岗位,4399人次达成初步录用意向,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起高效对接平台。
高质量举办上海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推动产业人才深度融合。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青浦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上海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于3月2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大赛紧密围绕本市“3+6”重点产业领域及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工种),精心设置101个从业人员规模大、技能通用性强的比赛项目,精准锚定新技能发展趋势,有力促进技能人才链与产业需求链深度融合,为技能人才梯队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多元宣讲释放政策红利,精准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开展“惠企利民、就业先行”第二季政策宣讲活动,通过线上宣讲会与线下进“社区”“园区”“校区”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宣贯各类就业补贴政策。依托“15分钟就业服务圈”,打造“家门口”的政策宣传阵地,并借助“就业服务基层赋能计划”、环城水系驿站设摊、政策“可视化”等创新载体,拓宽政策传播路径。截至5月底,专业政策宣讲团队已开展51场宣讲活动,为企业精准解读就业政策、提供精细就业服务。2034家次企业享受到用人单位扩岗补贴、吸纳就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等市、区就业补贴,总额达7411.16万元。政策红利的精准落地,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金山:打造同频共振的“人才引擎”
随着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的签约落地,一场围绕新项目、新产业的人才“引流”也悄然开启。从精准的政策引才,到创新的专业育才,再到暖心的安居留才,金山用“全要素保障”,为这个百亿级项目打造同频共振的“人才引擎”。
面对千余个新岗位的需求,金山在今年4月初便跨前一步,主动研究形成个性化的人才服务“一项目一方案”,为该项目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的精准服务。
精准和按需,让人才引进快捷高效。“我们今年依托‘百企进名校’系列活动,赴重点高校,如南京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开展招才引智活动,招引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区人才工作局副局长表示,他们还将根据雷克萨斯上海公司的人才需求,积极搭建企业与市场化人才引进机构的合作桥梁,为人才画像、为企业揽才。
此外,金山区还创新推出人才服务直通车“三到三送”支持保障重大项目工作机制,为雷克萨斯上海公司人才提供“一站式”上门服务,指导支持公司尽快纳入南北转型区域重点用人单位名单,享受人才居转户年限7年变5年,在沪“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直接落户等支持举措。
政策的“及时雨”、项目的吸引力,正让各地精英加速汇聚。“5月以来,我们在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方面,为雷克萨斯上海公司开通了绿色通道,推出容缺办理、材料前置、审核加速等服务举措,切实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他表示,目前已高效便捷地为雷克萨斯上海公司办理了一批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
如果说,政策红利是吸引人才的强力磁极,那么人才培养则是打造“人才引擎”的百年大计。在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教育的齿轮已与产业脉搏紧密咬合。
“我们对现有课程进行了全面梳理与优化,大幅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课程的比重,涵盖电池技术、电机控制、智能网联等核心领域,还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原理与设计、新能源汽车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安全作业规范与维护保养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课程。”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负责人王老师介绍说,学校的课程表已悄然“改弦更张”,通过全新的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正积极推动与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院校紧密围绕企业的人才需求制定培养方案,而企业技术专家也将参与到课程设计中,将最新的行业标准、技术工艺和实际案例融入教学内容。
为打造“应用型+技能型”双轨人才,双方还计划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企业为学生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真实的工作环境,学校则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这不是简单的校企合作,而是构建了一条人才培养的‘动车组’。”王老师说。从课程教学、实践指导到就业推荐,这种“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毕业时便自带“产业经验值”。正如学生所言:“在学校就摸着了企业的‘脉搏’,入职后就能直接踩上‘加速踏板’。”
人才来金后的生活配套,也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金山区已在项目周边十公里范围建成可供选择的保障房源2000余套,供应形式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人才可实现拎包入住。教育方面,周边有吉的堡幼儿园、上海金山杭州湾双语学校、金水湖实验学校,可充分满足产业人才子女的教育需求。
“2025年到2026年,我们在新城区和高新区还将推出汇龙府等7个租赁住房项目,预计可再新增670余套房源,为企业人才在金安居提供有力支撑。”区房管局副局长表示,“对于项目接下来先期来金少量人员,我们已在高新区相关保障房中提前锁定10套房源,以备不时之需。”这份未雨绸缪的细致,透着金山引才、留才的满满诚意。
在住房服务上,金山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建立人才购房数据库,精准推送房源;购房专员提供从政策解读到贷款办理的“一站式”服务,公积金提取、税费核算等细节也都纳入服务清单,让人才少跑弯路,就是为产业发展提速。
当“人才引擎”与百亿级项目同频共振,当实训基地的火花映照着生产线上的轰鸣,我们已经感受到,金山新能源车产业的澎湃动力和蓬勃活力。
1 | 【营商环境】《上海市生态环境领域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发布 |
2 | 【营商环境】2025年上海将如何提升企业感受、优化营商环境?快来翻阅这本“政策宝典”吧→ |
3 | 【营商环境】下一步如何加力提速落实好优化营商环境8.0方案和“十大攻坚突破任务”?这场发布会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