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热浪席卷申城,而在徐汇区虹梅街道怡桂苑社区活动室内,流淌着沁人心脾的清凉。7月6日,“未来星社区”老龄友好共学会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老龄友好议题行动者、星巴克公益基金会与恩派基金会伙伴、虹梅深耕主理人成员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场关于社区善意与生命能量的深度对话。
虹梅街道深耕社区的“未来星社区”主理人陆萍,亦是怡桂苑社区居民,她携手社区志愿者团队举办“静心茶会”。四位茶艺师志愿者展示了静茶七式,与大家一起体验静心共饮三杯茶。
陆萍分享“老有所怡”项目
陆萍分享“老有所怡”项目在社区开展的一系列公益活动:“静心茶会”邀请独居老人走出家门;母亲节插花活动架起家庭代际沟通桥梁;正念健身球融合康复训练,让不爱运动的老人重获健康活力;端午香囊制作活动融合星巴克咖啡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让中西方理念在此创新交融……
“社区中不少老年人常常处于孤独的状态,我们希望通过组织这些有温度、有内涵的公益活动,吸引更多老年居民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区生活。”陆萍说,“这不仅能够丰富长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能有效促进邻里间的交流与情谊,逐步构建起一个充满关爱与互助的社区环境。”
现场展开热烈交流
现场的行动者们深受启发,也展开了热烈交流,纷纷提出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何确保这类充满温情的公益行动能够长期、可持续地开展下去?”“是否只有经济条件优渥、无需担忧生计的人,才能持续‘为爱发电’?”
面对这些直指公益项目核心的疑问,在场的志愿者代表以及上海深耕社区主理人团队以自身为例,给出了真诚回应——可持续的关键在于参与者拥有一颗真诚利他之心,并且在行动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个彼此支持、互相鼓励的团队。当个人的微光汇聚成炬,来自居民、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的力量便能协同起来,形成支撑公益行动持续运转的合力。
“作为‘未来星社区’深耕基层的实践缩影,一场场共学会展现着不同议题之下的最新成果,通过发掘社区达人、激活居民参与、培育互助网络,精准呼应着项目‘聚焦四大友好议题、赋能草根组织、构建韧性社区’的核心目标。”虹梅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未来星社区”资助计划推动下,更多公益组织与达人将获得系统性支持,把老龄友好、残障友好、动物友好、环境友好的创新项目转化为可复制的社区解决方案。
记者:杨宜修
编辑:陈海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