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规划资源 > 文章详情

【NbS暑期学校系列报道】NbS赋能陆海统筹发展,构建蓝绿生命共同体

转自:上海规划资源 2025-07-08 21:16:30

NbS

编者按

上篇【NbS暑期学校系列报道】赓续在地生态智慧,推动NbS从国际范式到本土肌理的价值活化(链接点此),小编带着大家学习了“NbS与城市、健康”理论,NbS从国际范式到本土肌理的价值活化案例。本期,小编将会和大家一起关注海洋与海岸的NbS,解读崇明东滩湿地如何书写河口海洋型超大城市在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共同探寻NbS赋能陆海统筹发展之路。

理论课程

Theoretical Courses

6月26日,NbS暑期学校培训课程聚焦“海洋与海岸的NbS”,来自自然资源部的两位专家分别进行了授课分享。

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国际合作首席专家郭寅峰以“在沿海地区应用生态减灾(Eco-DRR)应对多重社会挑战”为主题,系统阐释了中国“生态优先、安全为本、多措并举”的生态修复原则与政策标准体系,并通过国内典型案例(天津生态城、黄河口南岸、福州滨海新城、厦门红树林)及国际实践,阐述了生态修复标准、项目及成效,并指出Eco-DRR在减灾、降碳等方面有益,促进生态减灾协同增效,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韧性发展。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张文霞研究员围绕“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监测与保护”主题开讲,全面介绍了卫星遥感、Argo等监测手段、技术路径、预测模型及成果。结合具体研究案例,指出人工增氧布局影响缓解效果,等深线发散和有利风向条件更利于近岸部署,增氧可加速有机物降解。此外,她还深入探讨了水产养殖对水动力学的影响,强调锋面环流是营养供应关键。

实地考察

Field Trip

当天课程结束后,全体学员一起走进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和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了一场实地考查之旅,亲身感受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这片土地上的实践成果。

崇明东滩湿地公园位于崇明岛最东端,处于长江入海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野放地和栖息地。这里空气清新,又有一望无际的芦苇布满滩涂,走在木栈道上是一种亲近自然的享受。不仅可以体验夜寻扬子鳄、夜探昆虫、湿地观星、农作体验等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崇明东滩湿地公园还与多所知名高校建立紧密合作研究,构建了多个科研平台,推动科研和科普深度融合。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崇明东滩湿地公园,是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典型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以241.55平方公里的广袤基底,构筑起“光滩-海三棱藨草带-芦苇带-人工湿地”的立体生态矩阵,既为数百万迁徙水鸟提供“能量补给站”,亦是大批濒危水禽的“生命避风港”。2024年,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崇明东滩湿地通过实施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修复工程,系统性恢复长江口原生植被和底栖生物群落,重构潮汐湿地,为迁徙候鸟创造优质栖息地。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安全韧性,开展以防灾减灾、生态保护、休闲游憩为一体的“超级生态堤岸”建设。

来自卢旺达的学员实地考察后表示,此次考察安排中英双语讲解,时间管理高效。他表示上海市及中国在生态保护领域的系统性努力令人印象深刻,崇明东滩的案例为全球河口湿地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尤其对发展中国家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阅读

1、上海持续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全球首个NbS城市中心在上海成立暨《上海案例》首发

2、解放日报报道:黄浦江流域“自然疗法”引领全球,全球首个NbS城市中心平台在复兴岛成立,深入开展本土化实践与国际合作

3.【NbS暑期学校系列报道】从复兴岛启幕到滨江实践,历史与生态共生的治理典范

4.【NbS暑期学校系列报道】赓续在地生态智慧,推动NbS从国际范式到本土肌理的价值活化

(来源:上海土地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