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嘉定 > 文章详情

我家事·大“嘉”办丨嘉中社区:“三色议事法”激活老小区治理新动能

转自:上海嘉定 2025-07-09 17:06:33

编者按: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是新时代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破题之钥”,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坚持党建引领,实行专项行动,是着力破解物业治理“老大难”问题的有力举措。4月底,全区召开了嘉定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专项行动推进会,下发了《嘉定区关于开展2025年度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拟通过建组织和建机制同推、党建引领和行业管理联手、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并重等举措,全方位加强党对小区治理的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社区善治的生动图景。6月27日起,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我家事·大‘嘉’办”系列报道,蹲点报道部分街镇、小区的经验做法。

崭新的防滑跑道上老人悠闲散步,整齐划一的停车位上车辆有序停放,邻“+”小屋里便民服务推陈出新、惊喜不断,16部加装电梯载着居民“一键直达”幸福……两年时间,嘉中社区嘉钟花苑小区变化显著。2023年6月,一套名为“三色议事法”的基层治理创新机制开始在小区内运行,有效破解了老小区治理难题,让居民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野蛮生长”了七年的大树

终于不遮挡阳光了!

2023年6月,迎接新上任业委会委员们的是一个“烂摊子”:作为老旧小区,四年没有和物业签订有效合约,长期面临“健身场地陈旧”“停车难”“上楼难”等问题,居民改善环境的呼声强烈。十余次协商后,物业和业委会终于续签合同,业委会的小区治理之路自此拉开序幕。

“野蛮生长”的大树,是业主委员会委员们解决的第一个社区难题。原本为小区提供阴凉的香樟树已经有长达七年没有修剪,树干有五层楼高,三层的居民甚至要在正午开灯吃饭。

“这完全影响到日常生活了,必须要第一时间解决!”2023年8月,树木在业委会的牵头下完成修剪,还给了居民一片明亮。

“为居民出谋划策是好事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业委会副主任金乾向记者介绍,业委会把小区内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创新推出“三色议事法”,用红、黄、绿三色指代解决的难易程度

其中,管理难度较大、涉及范围较广的问题被贴上红色标签,需要组织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以及居民代表召开联席会议,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并将讨论结果及时落实。“停车难”曾经是嘉钟花苑的“老大难”问题。为此,社区党总支牵头,联合业委会、居民代表与专业规划师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挨家挨户摸排私家车保有量,还精准测量道路旁、楼栋间的闲置空间,详细核算可规划车位数量。经过实地调研与科学规划,小区南面启动改造工程,通过整合零散地块、重新规划废弃绿化带,新增了一批车位,并根据居民需求安装质量可靠的充电桩。

而面对树木修剪等黄色难题,则利用网格治理机制,网格长和业委会判断解决方案,并联系物业及时处理;绿色标签指代的往往是邻里间的小摩擦,居民们可以彼此沟通,以自治的形式解决问题。

从修剪树木开始,到焕新的中心广场、活动室,再到新增的停车位、快递柜、电梯……两年间,凭借这套分类分级、精准施策的议事机制,小区27项积压矛盾被一一化解。

红色引擎加持

党建引领汇聚治理合力

随着环境改善和议事机制高效运行,居民参与热情高涨。家住44号楼的“热心肠”张大爷退休后常对绿化提建议:“居民窗下的绿化带别种麦冬,招蚊虫,最好换草皮。”他的合理建议被业委会迅速采纳。

“以前的业委会主任我从来不‘感冒’,问题总解决不好,碰到一次吵一次。现在业委会做事,我们放心!”张大爷道出了居民心态的转变。像他这样的“热心人”在嘉钟花苑越来越多。业主们自发建立微信群,随时反映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实时关注、及时响应。虽然工作量增加,但金乾乐见其成:“居民想过得更舒心,愿意参与进来,对小区建设来说是好事。”

在社区党总支书记邢师健看来,“居民愁什么,党建就抓什么”。嘉钟花苑九位业委会委员都为党员,他们以党建引领为“圆心”,以“服务业主,共建和谐社区”为宗旨,将小区建设的“刚性要求”转化为服务居民的“柔性表达”。

居民党员们也在发挥着自己的领头作用。居民潘先生是一名党员,平时爱跑上跑下,给邻居们提供帮助。当他所住的居民楼加装电梯受阻时,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推动了电梯的顺利建好运营,老人们的出行更方便了。

金乾表示,党组织如同“主心骨”,业委会是“全天候在线”的执行者,物业化身“技术担当”,居民则从“治理受体”转变为“共治主体”。当每个环节都渗透“把居民事当自家事”的共情,当每个改造都体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共识,治理效能自然提升。

在嘉钟花苑,“三色议事法”架起了沟通桥梁,党建引领凝聚了各方力量,居民共治激发了内生动力。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居民的“急难愁盼”,更让老旧小区治理焕发出蓬勃生机,为居民筑就了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家园。嘉钟花苑的实践,成功实现了基层治理从“管理”到“服务”的深刻转型,其经验为新时代破解老小区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

通讯员:黄湘钰、岑国艳(实习生)
编辑:袁悦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