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金融 > 文章详情

【科技金融】上海农商银行:谋科创就是谋未来——打造为科技企业创造价值的服务型银行

转自:上海金融 2025-07-09 17:29:17

上海农商银行自2009年起持续深耕科技金融,围绕上海前沿产业发展方向,聚焦服务“早小硬”科技企业。近年来,通过打造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专业队伍,重塑科技企业风险评价和风险收益平衡逻辑,创新推出并践行“创投型”信贷机制与鑫动能“六维赋能”体系,为上海科技中小企业提供“金融+非金融”、覆盖全成长周期的综合服务。

截至2025年3月末,上海农商银行科技企业贷款规模超1200亿元,其中科技中小企业贷款规模近940亿元;累计服务近8000户科技企业;服务覆盖上海市三分之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五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规模近400亿元,均位列上海地区银行同业前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超50亿元,存量客户近600户,均位列上海地区银行同业第一。

构建“创投型”信贷服务逻辑

针对科技企业高成长、高风险、长周期、轻资产的特点,上海农商银行通过“两个重塑”构建了商业银行“创投型”信贷服务的理论逻辑。

一方面,重塑科技企业风险评价逻辑,提出以投资的视角评价企业,看行业、看技术管线、看团队、看未来,以投行的思维设计合作方案,股债贷保租多方联动、全成长周期产品接力匹配,以股东的身份参与贷后管理,高频触达、管理赋能、产业助力。

另一方面,重塑科技金融风险收益平衡逻辑,遵循当下价值创造、长远战略孵化的经营战略,既开展认股权贷款、远期共赢利息等“股债联动”产品的创新,增厚远期收益,亦优化产品和业务组合,从更多的维度重估业务组合的整体收益。

在科技金融业务推进过程中,以“科创更前、科技更全、科研更先”为实践逻辑。

“科创更前”体现在做早做小。聚焦“0—0阶段”科技成果转化和“0—1阶段”孵化培育,锚定“早小硬”科技企业,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与服务。

“科技更全”体现在全方位和全周期。针对科技企业孵化、初创、成长、成熟不同发展阶段,定制全成长周期服务体系,配套多元化赋能增值服务。

“科研更先”体现在专业把握和前瞻预判。围绕上海市重点产业方向,成立行业研究院,扎实推进细分赛道行业研究,提升科技金融专业服务能力。

构建“孵化—成熟”接力培育体系

近年来,上海农商银行着力深耕金融资源最稀缺、服务难度最大的“0—0阶段”“0—1阶段”成果转化项目及初创期科技企业服务,布局从“孵化”到“成熟”的接力培育体系。

该行创新孵化器分层合作机制,着力攻坚孵化期高潜客群,累计建联孵化器超250家,其中高质量孵化器12家、国家级孵化器35家、大学科技园14个,市科委评价“优良”及以上的孵化器近100家。推出鑫孵贷、鑫孵担保贷等专项产品,设计专业评估模型,开立总行直审通道,为孵化期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超20亿元,并通过与重点孵化器的紧密合作,为初创企业寻找合适的孵化载体,匹配概念验证、中试平台资源。

面向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项目,上海农商银行推出包含技术孵化贷、技术增信贷、技术转移贷、技术研发贷和技术人才贷的“成果转化五拳”服务方案。与上海理工大学探索并发布成果转化项目的“捐赠+”方案,支持原创技术成果高效转化,打通科技创新“最先一公里”。

围绕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大零号湾、漕河泾开发区、G60松江科技城等重点科创承载区,上海农商银行探索“园区+企业+银行”的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园区服务生态,稳步做大产业园区基础客群。该行推出临港园区科创贷,与临港集团及其辖属20余个产业园区建立网格化常态工作机制,截至2025年3月末,临港园区科创贷已累计为近1100家科技企业放款超过120亿元。

聚焦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委办认证名单企业,上海农商银行推出“高企贷”“鑫科快贷”“专精特新贷”等专项产品,持续做深专精特新核心客群。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客户近3000家,贷款余额近580亿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客户近2300家,贷款余额超420亿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贷款客户超240家,贷款余额超90亿元。

聚焦上海市重点产业,上海农商银行大力推进行业研究,聚力打通行业龙头产业客群,通过绘制细分赛道图谱、制定专项审查标准,提升行业龙头企业的专业服务能力,并延伸服务其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目前该行已服务超三成上海市科创板上市公司与独角兽企业,以及约四成上海市创业板上市公司与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构建特色化科技金融支撑体系

科技金融专业门槛高、细分赛道多,企业需求多元且呈现“金融+非金融”“商行+投行”等多元特点,上海农商银行着力从专营机制、人才培育、行业研究等方面,构建起特色化科技金融支撑体系。

机制方面,上海农商银行在行业内率先建立“1+1+12+N”专营组织架构,以总行科创金融管理中心为中枢,设立总行级科技金融事业部,布局12家特色支行及N个重点产业服务团队。创设长效考核体系和专属客户评价标准,执行精细化尽职免责,将科创减责免责做实做深,营造“敢贷、愿贷、能贷”氛围,激发科技金融条线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开创专职化审批,组建懂行业的专职审批团队,提升专业审查效能。

人才方面,上海农商银行搭建多梯度人才配置体系,组建一支超200人,覆盖总分支、前中后台并兼有创新意识、研究能力、开拓思维的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同时制定多层次人才储备机制和多维度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专项培训、横向交流、行业研究、课题讨论等培养方式加快人才成长,搭建科创金融专业人才库,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的行研专业能力、业务创新能力、风险把控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行研方面,上海农商银行成立同业首个面向科技金融的行业研究院,聚焦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下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12个研究分院,拥有一支涵盖总分支行和前中后台、梯队有序的超300人研究队伍。在队伍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形成标准方法、深耕细分赛道、绘制行业图谱、创新行业产品,持续带动对优质科技企业的行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关注行业要点、打造风险模板、联动外部专家、内嵌风险环节、加强行业培训,同步提升科技金融发展亟需的精准风险管控能力。此外,行业研究院通过“揭榜挂帅”等创新机制,积极与相关委办局、产业园区或孵化器等合作方联动开展课题研究、行业规划等工作,不断加强对行业发展的建言献策能力。

构建“鑫动能”赋能营商生态体系

联动多方专业机构,做深做活科技金融生态圈,共筑多元化、综合化的赋能与营商新生态,是上海农商银行科技金融的又一探索。自2018年起,该行实施“鑫动能”战略新兴客户培育计划,旨在培育一批成长潜力大的硬科技企业。与政府部门、投资机构、产业园区、孵化器、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密切合作,建立以切实服务初创期科技企业需求为宗旨的“1+N”平台服务模式。依托生态圈资源,聚焦科技型企业发展所需,提供产业资源整合、政策资源对接、投资机构引荐、专业辅导咨询、人才管理服务、成果转化赋能等“六维赋能”服务。

具体赋能方面,该行搭建科技产业联盟,举办超百场“鑫动能”客户产业链对接会,帮助企业完善供应链管理、拓展业务渠道;设立科技政策“鑫知库”,为企业精准输送惠企政策及产业政策,协助数十家客户成功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各类科技称号;架起企业与投资机构对话桥梁,组织投融资路演,为超过300家企业对接股权资金,协助企业拓宽股权融资渠道,引入产业资本;协同交易所、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为企业提供改制上市、法律咨询、税务筹划、出海咨询等各类咨询服务;为企业核心团队提供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人才落户、技能培训、财富管理等综合服务;面向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类创新主体,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创业师生,协助对接创业导师、概念验证中心、孵化器、天使投资人等资源。目前,该行已陪伴超千家“鑫动能”客户发展壮大,其中近250家企业迈向资本市场。

此外,上海农商银行发挥金融国企担当,亦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己任,面向科创人才推出“鑫才贷”“退税籍贷”,服务科创人才安居乐业;结合区域产业定位定制“临港园区科创贷”“大零号湾科创贷”等专项方案,累计为超千家园区企业提供近120亿元支持,筑巢引凤促进产业集聚。

未来,上海农商银行秉持“谋科创就是谋未来”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型银行,通过提供全面、综合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将自身业务生态和客户经营生态系统相连接,致力于成为科创策源的发掘者、硬核科技的赋能者和科创征程的陪伴者。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