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社联 > 文章详情

资讯 | 探索文旅商体展农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江南文化讲堂”奉贤季第六讲开讲

转自:上海市社联 2025-07-09 17:39:13

7月2日,由上海市社联、奉贤区委宣传部、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江南文化讲堂”奉贤季第六讲活动在奉贤区柘林镇举办。活动聚焦“江南文化与文旅商体展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开展交流探讨。来自市社联、奉贤区委宣传部、区委党校、区文化和旅游局及各街镇、海湾旅游区的相关同志,高校师生代表及市民代表等近百人参加活动。

在主讲活动环节,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上海社科院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品牌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长三角零碳智慧乡村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王振,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文联委员曹伟明,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青年学术交流中心主任、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室副主任曹祎遐,上海满山乡遇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白俊熠做主旨演讲。

王振围绕《乡村运营与农文旅融合发展》主题,提出上海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呈现出“串珠成线”、组团化片区化等新趋势,倡导通过创新理念、完善机制、塑造品牌和引育人才等方式提升乡村运营水平,促进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曹伟明以《AI时代如何传承和创新“上善若水”的江南智慧》为题,从水的象征意义与江南智慧的核心特质切入,阐述了江南人民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处事方式和思维方式,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良好时机,要用江南的智慧来重塑上海形象,建设更好的人民城市。

曹祎遐在题为《江南文化赋能文旅商体农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的主旨报告中提出“三大赋能路径”,为实现文旅商体展农高质量发展提供破题思路:一是根植江南文化特质,形成多维联动机制;二是立足节庆活力基因,构建立体创新生态;三是聚焦区域特色产品,创新礼品开发机制。

白俊熠在《下一站乡村》主旨报告中为在场观众介绍了满山乡遇文化旅游公司在乡村民宿设计和整村运营中的实践理念和具体案例。

在圆桌交流环节,来自奉贤区柘林镇党群办(宣传)负责人郑江涛,柘林镇迎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天舒等嘉宾与专家立足柘林镇实际,围绕农文旅融合顶层设计与协同发展规划、乡村农文旅发展差异化突破等展开座谈交流。

在互动提问环节,现场观众踊跃发言,嘉宾针对观众提出的“用AI模拟水乡人文景观时如何避免‘数字复制’导致的文化空心化”“面对现有生态资源,如何低成本启动农文旅项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通过案例剖析与政策解读,与会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江南文化在推动产业升级、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

供稿:市社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