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科技 > 文章详情

新华社|勇为尖兵!上海硬核孵化科创“核爆点”

转自:上海科技 2025-07-09 18:40:15

对于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上海来说,孵化器正逐渐成为孕育硬核科技的“摇篮”。

项目实力更强、服务人才更专业、创新生态更活跃。记者从上海市科委获悉,截至2024年底,上海有各类科创载体约580家,孵化企业和团队超2万家,仅2024年一年新增的在孵企业数就达到了2389家。

实力更强,新赛道开启“加速跑”

记者采访了解到,上海已陆续启动建设12家高质量孵化器,计划打造2至3个千亿级产值规模的“科创核爆点”。

奇异摩尔、鲁汶仪器、光引科技……作为12家高质量孵化器之一,中科创星(上海)孵化器已对接各类硬科技企业(团队)50余家。

“中科创星坚持‘共建全球第一的硬科技创业生态、成为科技创业者的首选合作伙伴’,构建了以研究机构+创业平台+天使基金+投后服务为特色的科技创业生态服务体系。”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说。

中科创星孵化器(受访者供图)

上海市科委介绍,高质量孵化器正助力企业在新赛道跑出“加速度”。2025年前5个月,高质量孵化器新增的在孵企业中,AI大模型、基因治疗、光电量子、大模型、具身智能、芯片设计等前沿领域占比进一步增长。同时,高成长性企业和项目不断涌现,无问芯穹、惠和生物等一批高质量创业项目成长速度加快,颠覆性创新技术、概念验证项目加速市场转化。

孵化器莘泽创业同样面向科学家群体。记者采访了解到,莘泽创业致力于成为更懂科学家的创业合伙人,管理四支累计总额为4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已孵化培育出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1家纽交所上市公司、1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1家港交所上市公司。

从新赛道突破到区域集聚,上海高质量孵化器不断推动前沿颠覆性技术、成果产业化,打造科创“核爆点”。

据悉,浦东新区以高质量孵化器为重点汇聚优质科创载体,年均新增生物医药初创企业100余家;徐汇区联合阿里、腾讯等机构和企业,打造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态集聚和创新应用高地;闵行区以“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基础,围绕高端装备等领域谋划建设若干高质量孵化器。

服务更专,孵化人才精准补位

由资深产品人与“00后”技术新锐共同创立的语核科技,注册不满1个月,便得到孵化领军人才的认可,入选奇绩创坛创业营并拿到融资。

公司创始人翟星吉告诉记者,这离不开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的孵化,系统性剥离企业在行政、法务、财务、人力等领域非研发负担,“让创始人回归创新本源”。

记者从上海市科委获悉,专业化孵化服务是高质量孵化器的核心特征之一。结合“高质量孵化器能力提升计划”,上海不断加大专业化设备(平台)投入力度。截至2025年5月底,12家高质量孵化器建有专业技术平台20余个,累计部署专业仪器设备超450余台套,提供概念验证、技术服务、市场拓展、应用场景等专业孵化服务。

据模速空间负责人介绍,该孵化器搭建了五大公共服务平台破解算力贵、语料缺、融资难等难题,累计推动40余个备案大模型落地,约占上海全市的六成。

专业服务背后是专业人才的支撑。高质量孵化器不能只做提供空间载体的“二房东”,更应该为入孵企业提供各类专业支持。

数据显示,12家高质量孵化器不断夯实复合型人才为主的运营团队,以孵化领军人才为“核”,专业孵化人员数量近200人,同比增长33%。与此同时,上海也在探索通过开展多层次培训、员工入股绩效奖励等方式,提升孵化人才专业能力。

生态更优,多链融通提升效能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高质量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搭建了成长舞台。

记者梳理发现,上海12家高质量孵化器均配备孵化基金,自建及参建基金超10支,总规模约50亿元,另有30余支深度合作基金。

在金融活水滋养下,上海创新创业氛围愈发浓厚。2025年前5月,12家孵化器举办活动超100场,吸引近1500家企业参与,服务超3200家企业。

孵化器ATLATL飞镖创新研发中心的大企业合作名单中,很多是全球知名医药公司。“大企业在这里可以寻觅到有潜力的创新技术,入孵企业能以最低成本享受世界顶尖实验平台、高效链接国际资源。”ATLATL飞镖创新研发中心总经理朱鹏程说。

政策护航,为高质量孵化生态建设注入持久动能。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器建设处有关负责人表示,配套《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制定出台的《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和评估管理办法》,细化了高质量孵化器的建设条件、动态管理、支持方式、绩效评价体系,在落实税收减免、人才积分、创新券等科创载体普惠性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孵化器“一体一策” 的精准扶持。

从资本注入到产业协同,从国际链接到政策护航,上海正以多链融通的创新实践,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持续打造科创 “核爆点”。


来源:新华社

记者:董雪 仇恒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