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 > 文章详情

2025年“山河美·童心源”沪台青少年中华古诗文书画大赛第二期创作分享

转自: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 2025-07-09 19:03:55


以“传承中华经典-四时之美”为主题的“山河美·童心源”沪台青少年中华古诗文书画大赛于20256月底已完成评,组委会将于每周公布十位入展作品,并由入展者分享创作心得。

期分享作品如下

学生姓名:张艺彤

作品名称:《秋日茶韵》

学校年级: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四年级

指导老师:张一鸣

创作心得

我的作品采用水彩颜料与马克笔混合创作,以明快色彩捕捉上海秋日的烟火气。马克笔勾出石库门建筑的硬朗轮廓。小笼包蒸笼和大闸蟹最能代表秋日的上海。茶壶热气以水彩淡橙色薄涂,将秋蟹肥美、茶汤温润与小笼蒸腾的热气,交织成一首看得见的城市秋日风味诗。

学生姓名:瞿烁(台湾地区)

作品名称:刘攽《雨后池上》

学校年级:上海台商子女学校十年级

指导老师:陈海华

创作心得

本次作品以《雨后池上》诗句创作,十四字隶书浑厚如磐石,两侧行书跋文若流水萦绕,通过大小、墨韵对比呼应诗中意境。正如苏轼所言"书有五要",此次创作让我体悟到:隶书如骨肉奠定根基,行书气血赋予灵动,墨韵流动处尽显神采。获奖既是鼓励,更提醒我书法不仅是文字艺术,更是诗意的空间经营。未来将继续深化诗文与书法的对话,追求更高艺术境界。

学生姓名:鲍嘉琪

作品名称:《清明》

学校年级:上海市杨浦区长白二村小学分校五年级

指导老师:陆洲

创作心得

以”纸鸢逐春“为视觉焦点:孩童奔跑放风筝,丝线在雨中泛银光,风筝化作青团造型,暗示”放飞思念“。前景石阶摆青梅酒与酒杯,酒液倒影中隐约浮现亲人笑脸。背景用湿拓技法晕染青绿山水,柳枝垂落与风筝线交错,构成生者与逝者的连线。色彩上,青梅的碧绿,糯团的艾青与酒瓶的淡蓝色层叠,在灰调雨雾中形成温润的生命亮色,寓意哀思与生机同在。

学生姓名:季嘉怡

作品名称:杜耒《寒夜》

学校年级: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小学四年级

指导老师:顾雪颖

创作心得

这首古诗是唐代杜耒的一首逸诗,流传甚广。它的寓意是古代以清茶代酒,在冬日的夜晚体现了朋友间的简朴深情。引申到现代,君子之交淡如水,人际交往的本质是真诚胜于形式,精神的契合远超物质丰俭。它提醒了我们需要珍惜那些无需修饰的朴素情谊,在简单生活中发现诗意。

学生姓名:叶川睿(台湾地区)

作品名称:《夏日莲想》

学校年级:台北市中正小学一年级

指导老师:李芳萍

创作心得

这幅作品叫《夏日莲想》,我画了美丽的莲花、圆圆的荷叶,还有可爱的青蛙和蜻蜓。夏天的池塘很热闹,就像一幅会动的画。我最喜欢莲花,因为它颜色漂亮、花瓣很多,看起来像在跳舞。画这幅画的时候,我觉得很开心,好像自己真的走进了池塘里的夏天世界。

学生姓名:朱轩玉

作品名称:韩愈《早春呈水部赞十八员外》

学校年级:上海市浦东新区竹园小学五年级

指导老师:蒋悦

创作心得

本作品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为载体,通过钟鼎铭文古雅书体展现两岸文化同根性。“最是一年春好处”即早春,暗喻青少年如春芽般充满希望。“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虚实变化,隐喻两岸血脉相连的深层联系。整体追求金石气韵与青春气息的交融,在古文字线条中注入时代精神,使传统书法成为连接两岸青少年的文化纽带。

学生姓名:潘昀鋐(台湾地区)

作品名称:《端午赛龙舟》

学校年级:台北市中正小学一年级

指导老师:李芳萍

创作心得

这是我画的端午节划龙舟的画。那天阳光很好,太阳公公笑眯眯的,天空蓝蓝的,还有白白的云朵云朵飘在天上,后面有一座座绿色的大山,好像在帮我们加油。我画了两艘龙舟,一只是蓝色龙头,一只是红色龙头,看起来都很有精神!我和朋友们坐在龙舟上划船,他们也很努力地划呢!我还画了很多浪花,让画面看起来像真的在比赛。我喜欢画这幅画,因为我觉得端午节划龙舟很热闹又有趣,我也用很多颜色让画看起来很快乐。希望大家看到我的画,都能感受到端午节的开心和热闹!

学生姓名:俞跃

作品名称: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学校年级:上海市七色花小学五年级

指导老师:彭磊

创作心得

我是上海市七色花小学的俞跃,这次我用欧体书写作品。欧体楷书以险峻秀丽见长,起笔如剑出鞘,收锋似竹挺立。在书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时,我仿佛看见西湖碧波荡漾,笔锋随荷叶舒展而流转;写“映日荷花别样红”时,又觉墨色与阳光在纸面交融。这次创作让我懂得,书法不仅是笔墨功夫,更是用线条传递诗意的艺术。欧体的严谨与西湖的灵动在笔尖碰撞,让我更爱书法中的刚柔并济。未来我会继续磨砺笔力,让传统书法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学生姓名:何金轩

作品名称: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学校年级:上海市致远中学七年级

指导老师:赵世富

创作心得

本次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题,描绘西湖六月荷花映日、莲叶接天的盛景,近景勾勒大片荷花绽放娇艳和碧绿莲叶相互映衬;中景处,展现净慈寺一角,古朴建筑与湖光山色相融;远景渲染蔚蓝天空、朦胧远山。色彩明丽鲜活,生动形象地诠释“夏之美。让青少年通过画面感受古诗中的季节之美,传承经典传统文化,厚植民族文化自信。

学生姓名:张凤桐

作品名称:柳宗元《江雪》

学校年级:上海市浦东新区竹园小学一年级

指导老师:钱芸

创作心得

本作品以《江雪》为载体,用二十字描绘了一幅静谧深远的冬日江景图。诗中既有孤寂清冷的意境,又暗含坚韧不屈的精神,体现中华文化中“静中寓动、柔中带刚”的品格。通过楷书书写这首诗,既能展现诗词的意境美,又能传递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沪台小朋友虽隔海峡,但同写方正汉字,共赏一首唐诗,心永远紧紧相连。


来源:黄浦区台办、@两岸围炉漫谈

1

2025年“山河美·童心源”沪台青少年中华古诗文书画大赛第一期创作分享

2

潮汇海上 青年元力——2025两岸青年创新行动暨上海—台北文创设计大赛启动

3

两岸青年艺术家齐聚闵行 同源同心共绘艺术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