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傍晚,尽管白天的暑气稍有消散,但高温余威仍在肆虐。中山南一路瑞金南路路口突发惊险一幕,一名男子在夜跑时不幸中暑摔倒,脸部多处受伤,鲜血直流。
危急时刻,正在执勤的五里桥派出所民警厉永杰、辅警何文清迅速反应,展开了一场暖心且高效的救助行动。
当天傍晚,城市被热气笼罩,地面仍散发着白天的余温。男子如往常一样在路口夜跑,然而,高温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突然,他身体失衡,头部重重地栽到地上。正在路口执勤的五里桥派出所民警目光如炬,第一时间捕捉到了这一突发状况,他们如离弦之箭般飞奔到男子身边。
民警厉永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心有余悸:“我们远远就看到他突然倒下,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跑过去。到跟前一看,他脸上全是血,伤口看着挺深的,我们心里特别着急。”
民警厉永杰辅警何文清一边迅速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查看男子伤势,一边焦急地询问男子此刻的感受:“你现在感觉怎么样?疼不疼?能不能看清东西?”看到男子脸上多条口子鲜血直流,大家心急如焚,赶忙询问是否需要叫救护车。
在确认男子意识相对清醒后,民警考虑到家人到场能让男子更安心,于是迅速询问男子家人的联系方式。在等待家人到来的过程中,民警始终守在男子身边,紧紧握住他的手,不断轻声安慰。
考虑到男子脸上伤口较大,且户外天气炎热,汗水可能会刺激伤口,不利于伤口恢复,民警决定将男子扶到派出所内休息。两人的双手稳稳地托住男子的胳膊,小心翼翼地将他搀扶起来,动作轻柔得仿佛生怕弄疼他。一路上,民警不断轻声提醒男子注意脚下:“慢点,看好路,别着急。”
到了派出所,民警将男子安置在舒适的座位上,迅速打开空调为他降温,还贴心地为男子递上饮用水。不久后,男子的家人匆匆赶到派出所,将男子带回了家。
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袁激夏提醒,高温天气下跑步需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否则容易引发热射病、脱水等严重健康问题。
·建议跑步时间选择在清晨5-7点或傍晚6点以后,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高温时段。跑步前2小时应补充500ml左右水分,并做好充分热身。跑步时要穿着浅色、轻薄的速干运动服,选择有网眼设计的跑鞋帮助散热,佩戴空顶帽和运动太阳镜保护头部和眼睛。
·跑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补水和降温,建议每15-20分钟补充150-200ml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可以随身携带小型喷雾瓶给皮肤降温。跑步强度要适当降低,配速可比平时慢30-60秒/公里,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为宜。建议选择有树荫的跑步路线,避免阳光直射的柏油路面。要特别注意身体信号,如出现头晕、恶心、皮肤发烫但无汗、步态不稳等症状,必须立即停止跑步,转移到阴凉处休息,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
·跑步后不要立即饮用冰水或冲冷水澡,应先慢走5-10分钟让心率平复,用温水擦拭身体后再补充适量电解质饮料。建议跑者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等。慢性病患者、体重大基数跑者和老年人要格外谨慎,必要时改为室内跑步机训练。记住,高温环境下跑步需要更长时间适应,建议用2-3周逐步增加运动量。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陈露露 刘韫文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你偶遇了吗?他们今天清晨在外滩用晨跑丈量这座城市苏醒的脉搏
2. 他倒下的那一刻,蜀黍一路狂奔而来!群众直呼:有温度!太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