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又到了南汇水蜜桃飘香的季节!在长三角肥沃的冲积平原上,一颗颗粉润饱满的南汇水蜜桃悄然成熟,轻轻一掐便能涌出蜜汁的果肉,承载着上海浦东大地的阳光雨露与果农百年的智慧结晶。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汇水蜜桃不仅是夏日里令人期待的时令珍馐,更是中国“土特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典范。今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典型案例,南汇水蜜桃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凭借其完善的保护制度、高水平保护成效成功入选。
南汇水蜜桃上市发布会现场 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供图
7月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十七届农产品博览会新闻通气会暨2025南汇水蜜桃上市发布会举行,宣布享誉沪上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汇水蜜桃上市,正式开启2025年夏日的甜蜜盛宴。
市民前来选购南汇水蜜桃 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供图
发布会现场特别设置了展销区,瞬间成为了热闹非凡的焦点。果形圆整、色泽美观、皮薄肉厚、汁多味甜、香气浓郁的南汇水蜜桃,吸引了大批市民纷纷驻足,争相选购,现场一片火爆景象。
展销区某合作社销售的水蜜桃 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供图
“我们进行了专业的检测打样,现在水蜜桃的糖度在12.6至14.4之间,如果放置一两天,糖度可以达到16至17。”展销区的一家合作社负责人满脸自豪地介绍着水蜜桃的卓越品质。南汇水蜜桃为何深受市民喜爱?当地又是如何打响这一品牌的?随后,记者来到了位于浦东新区东南部的南汇水蜜桃桃园,一探究竟!
踏入桃园,仿佛置身于一片仙境,连片的桃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枝头缀满圆润饱满的果实,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芬芳。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汇水蜜桃种植历史悠久,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明代文人王象晋1621年所著的《群芳谱》:“水蜜桃独上海有之,而顾尚宝西园所出尤佳”。上海市浦东新区农协会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南汇水蜜桃以“新凤蜜露”“大团蜜露”“湖景蜜露”三大“当家花旦”为主,种植规模占浦东新区桃树种植面积的85%以上。
果农向记者展示水蜜桃长势情况 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供图
工作人员抽检产品品质 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供图
2005年,南汇水蜜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推进地理标志品牌标准化建设,2012年,浦东新区成立南汇水蜜桃品牌合作联社,并制定《南汇水蜜桃产品质量规范》等3项上海市团体标准,实施技术、质量、包装等全流程规范,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合作联社成员单位全部建立南汇水蜜桃质量追溯体系,消费者可登录上海市地产农产品信息安全追溯神农系统查询所购南汇水蜜桃地理标志产品的种植销售单位、品质品种、合作社品牌等信息,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近年来,我们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打造智慧果园,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提高水蜜桃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上海市浦东新区农协会工作人员表示,2024年,南汇水蜜桃品牌联合社成员单位达到48家,种植面积8000多亩,销售额近8000万元。随着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南汇水蜜桃不断加深与中国香港的合作,助力浦东优质地理标志产品远飘香江。
此外,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携手区农业农村委、区农协会等相关单位,共同对《南汇水蜜桃地理标志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及《南汇水蜜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等制度进行了修订与完善,旨在进一步强化对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合法使用人的规范管理。
“依托南汇水蜜桃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围绕地理标志整合产业链条,打造‘兴业桃’;建设技术体系,栽培‘数智桃’;发展绿色农业,种植‘生态桃’;讲好南汇故事,培育‘文化桃’多方面发力,南汇水蜜桃地理标志产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更好地推动了南汇水蜜桃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和浦东新区乡村振兴。”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汇水蜜桃文化博物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供图
如今,南汇水蜜桃更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金果子”。当地通过推出主题文创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开发南汇水蜜桃果汁等具有产业升级标志性产品、建设南汇水蜜桃展示馆和文化博物馆、举办上海桃花节等方式,成功延伸产业链,让“桃经济”四季常青。
离开桃园时,回首望去,那片片桃林在夕阳的余晖中更显壮观,仿佛在诉说着“一颗桃”背后的无限可能。这颗南汇水蜜桃,不仅是自然的甜蜜馈赠,更是知识产权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透过这颗桃,我们仿佛看到在浦东这片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土地上,地理标志保护不断推动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书写着一段段令人瞩目的“浦东故事”。(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 侯岭)
(如涉及版权或其他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告知。)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
唯一官方微信订阅号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