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小区38号楼是一栋六层售后公房,一楼有裙房商铺,楼上住有14户居民。自2024年下半年起,2楼、3楼居民多次反映家中马桶反水。尽管居委会曾协调疏通管道,但问题在今年3月再次出现。后经小区物业专业排查,发现38号楼的污水总管位于长宁支路临街的人行道下方,且管道存在结构性塌陷,需进行开挖修复。然而,由于地下管线复杂,改造又涉及市政道路开挖、施工许可及维修资金等问题,单靠物业难以独立解决,一时间,维修陷入僵局。
于是,居委会通过“多格合一”机制将问题上报至第一综合网格。在第一综合网格的协调下,利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多部门迅速行动,项目得到了区建管委市政管理中心的支持。永达市政公司完成管道检测后,确定38号楼位于长宁支路临街的污水排水总管存在塌陷问题,并及时出具维修方案。与此同时,网格积极协调经费,最终确定由街道出资一半,小区维修资金出一半的出资方案。除此之外,交警部门、东联公司也在施工中提供了保障。在居委会征询38号楼全体业主后,维修方案获得一致支持,为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5月30日,在取得区市管中心掘路许可后,永达公司启动施工。为减少对居民和商铺的影响,居委会提前张贴“安民告示”,施工方优化工序,仅用一天便完成开挖、换管及路面修复,当天晚上就完成了全部施工。
“这类涉及小区管线与市政道路的复杂问题,过去可能要花更长时间协调。”华阳路街道管理办副主任、第一综合网格站长李梓维介绍道,“多格合一”将面上的城管、市政、派出所等行政力量整合到网格中,通过“两周一次常规会议+不定期专题会议”机制,实现问题“发现—上报—协调—解决”闭环管理,能更加高效地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
此次改造只是华阳路街道网格化治理的一个缩影。据李梓维介绍,第一综合网格包括了华一、华二等9个居民区,多为建成多年的老旧小区,在精细化治理方面,今年的工作重点包括两部分:一是为部分老旧小区提供外立面检测支持,防范高空坠物风险;二是针对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分散问题,推动区域合并及物业费“质价相符”改革,引入专业机构测算合理收费标准。
据介绍,目前,华阳路街道“多格合一”机制已形成常态化运行模式,通过双周例会、专题会议等方式高效协调跨部门事务,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撰稿/摄影:李媛媛
编辑:陈 莎、祁诺舟(实习)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