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承中华经典-四时之美”
为主题的“山河美·童心源”
沪台青少年中华古诗文书画大赛
于2025年6月底已完成终评,
组委会将于每周公布十位入展作品,
并由入展者分享创作心得。
第三期分享作品如下
学生姓名:潘承吟(台湾地区)
作品名称:杨万里《小池》
学校年级:上海台商子女学校八年级
指导老师:赵世富
创作心得
小时候立夏,爸爸带我去台北剑潭公园。池塘里铺着绿油油的荷叶,几朵荷花刚开,特别漂亮。远处山上,台北市圆山大饭店金顶红墙的,和这池荷花配在一起,真像杨万里《小池》里写的那样。我本来就很喜欢荷花,那天的景色深深记在心里,就把它画了下来。
学生姓名:张歆玥
作品名称:《风雨山河对句》
学校年级: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七年级
指导老师:杨璐璐
创作心得
本作以“风雨飘飖寒色去,山河巍峨晓光新”为核心意象,紧扣“四时轮转”主题,融合两岸共有的文化符号。上联“风雨飘摇寒色去”象征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到来,下联“山河巍峨晓光新”描绘出壮丽的山河景象和新的曙光。借笔墨纽带,凝练“冬尽春归、山河共新”的哲思,更以传统文化纽带深化两岸血脉相连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共筑“华夏同源,山河共新”的精神图景。
学生姓名:赵奕亦
作品名称:《江雪诗》
学校年级:上海市浦东新区竹园小学四年级
指导老师:蒋悦
创作心得
《江雪诗》的创作源于我与雪的不解之缘—我出生于大雪节气,这份特殊的生命印记让我对冬季情有独钟。柳宗元笔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总能唤起我内心的宁静与力量。创作时,我以冷色调铺陈天地苍茫,用浓墨勾勒出寒江与孤舟,以留白技法表现漫天飞雪,一叶孤舟、一袭蓑衣的渔翁成为画面焦点。希望通过这幅画,展现出冬季独有的清冷之美,也传递出不惧孤寂、坚守自我的精神境界。
学生姓名:张家赫(台湾地区)
作品名称:《夏日的水果王国》
学校年级:台北市南港小学一年级
指导老师:张维刚
创作心得
我想象的夏天,是一颗超级水果沙拉机,所有的颜色像满出来的果汁一样,咻咻咻地洒满整个画布!在我的《夏日水果王国》里,每一颗水果都不是普通的水果,而是有着超能力的小角色!西瓜国王头戴皇冠,还会喷射冰凉的西瓜汁;凤梨公主穿着花裙子,跳着热情的夏威夷草裙舞;香蕉士兵们排成整齐的队伍,拿着香蕉剑准备保卫王国!整幅作品色彩缤纷得像是水果摊爆炸了一样,让人看了忍不住想冲进画里跟水果们一起开派对!
学生姓名:欧阳清禾
作品名称:杨万里《小池》
学校年级:上海市民办中芯学校一年级
指导老师:曾沂青
创作心得
作品《小池》作者通过初夏小景的细腻描摹,用微观视角捕捉瞬间灵动,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生机,以精巧的构思将自然界的瞬间化为永恒,传递出诗人对自然万物的深切热爱与对生命的礼赞。其中“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更是为后世形容新生事物或人才初显的经典隐喻。
学生姓名:孔艺潼
作品名称:《钱树飘香韵味长,财富满枝岁月芳》
学校年级:上海市明珠小学五年级
指导老师:唐义敏
创作心得
秋日摇金图:我一直想画一幅能传递美好寓意的画,9月的秋日景象给了我灵感。瞧那天,青山连绵似卧龙,金色云彩像灵动绸缎,彩霞绚烂如梦幻锦缎。我画下摇钱树,它象征着财富与希望。翠影摇曳间,风吹叶动,仿佛财富正汇聚而来。我想借这画,传递吉祥如意,愿老百姓的日子如这画中景,满是欢乐富足。
学生姓名:龚诗雯
作品名称:张继《枫桥夜泊》
学校年级: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四年级
指导老师:朱瑜碧
创作心得
这幅作品以“霜降”节气为创作背景,通过“月落乌啼”的意境展现秋夜之美。魏碑的刚劲笔法彰显中华书法风骨,诗中钟声跨越千年,如二十四节气般串起两岸共同记忆。“夜半钟声”笔势如海峡潮涌,既传承诗境,更寄托两岸同根之情。我以笔墨为桥,在提按转折间践行文化传承使命,让书法神韵与唐诗意境共铸民族精神纽带。
学生姓名:王子晴(台湾地区)
作品名称:《惊蛰三侯》
学校年级:上海台商子女学校六年级
指导老师:赵谦
创作心得
万物苏醒,在我看来就是从春天的那道响雷开始。雷公电母,敲打雷鼓滑响电棒之时,世间万物就开始了新一轮的运作与发展。在挑选四时之美的创作灵感时,我觉得新生命的苏醒才是最令我震撼的。一切充满希望,一切也充满了活力。
学生姓名:张慕宸
作品名称:《秋日私语》
学校年级:上海市七色花小学四年级
指导老师:张寒欣
创作心得
今年是我第二次参加“童心源”沪台青少年中华古诗文绘画大赛,我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紧扣“传承中华经典-四时之美”的比赛主题,我沉浸于古人“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诗意世界,试图用手中的画笔搭建古今对话的桥梁,画面中,身着传统服饰的诗人站立于崖边,似在感悟秋意,呼应古人秋日登高怀远之情,金黄,橙红的银杏叶环绕,是秋天典型的意象,展现秋景的绚烂,远处山峦与云雾,增添秋之悠远的意境,以传统元素融合现代绘画,传承经典,展现秋日独有的静谧与深邃之美。
学生姓名:方源林
作品名称:王昌龄《采莲曲》
学校年级:上海市杨浦区长白二村小学分校四年级
指导老师:陆洲
创作心得
我以王昌龄《采莲曲》为创作蓝本,通过书法艺术展现江南水乡的灵动意境,勾勒诗意的朦胧。特别在“莲”字收笔处,更是融入笔意,象征中华文化根脉的绵延传承。创作中融入对两岸同属江南文化圈的思考,以水墨交融以示血脉相连,用传统书法搭建文化认同的桥梁,让台北淡水河与江南荷塘在笔墨间共绘山河之美。
E
N
D
1 | 2025年“山河美·童心源”沪台青少年中华古诗文书画大赛第一期创作分享 |
2 | 2025年“山河美·童心源”沪台青少年中华古诗文书画大赛第二期创作分享 |
3 | 以赛促学 匠心筑梦丨2025年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青年技能邀请赛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