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育一方珍品,一片匠心铸就金字招牌。从崇明大米的清甜软糯,到南汇水蜜桃的馥郁多汁;从松江大米的地标认证,到马陆葡萄的科技赋能……在大都市的广袤田地里,上海农业品牌正用“绿色”与“安全”的双重基因重塑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的底色。即日起,我们推出“绿色品牌故事”系列,看上海在都市与田园的共生中,书写农业品牌的时代答卷。
“这几天一直下雨,基地沟系都要及时清理,蔬果的棚架也都需要再仔细检查一下……”位于浦东新区曹路镇现代农业园区的上海闽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内,总经理渠雯每天来基地后,都要转上一圈。“一产环节牢牢把关,市民的‘菜篮子’我们才能好好呵护。”
上海闽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闽中”)是上海市绿叶菜核心基地之一,基地先后获得“上海市蔬菜标准园”“浦东新区安全优质农产品放心基地”和“绿色生产基地”等称号。“我们各类基地1000亩,其中高标准蔬菜种植面积有324亩,蔬菜产品先后通过ISO9001、ISO14001、绿色食品标志许可。”渠雯说,基地主要经营的产品品类包括番茄、绿叶菜、黄瓜等,日产蔬菜可达20吨。“做了19年农业,大家对我们闽中品牌的信任度还是很不错的。订单多,好评也不少,每次收到大家的反馈留言我都会心头一暖。”渠雯说。
产品热,消费火,正是这一条条点赞留言,一项项销售数据,汇成上海闽中坚定做农业的动力源泉。
守护“菜篮子”
上海闽中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农业综合性企业。公司旗下拥有闽中蔬果、闽中食用菌和闽中花卉三大主业,致力于打造集一三产业融合+社区直送+学农教育+林下经济于一体的经营模式。
“我是2014年开始经营公司的,刚开始跟着基地的师傅们学种地,向来基地指导的农技专家请教,也参加过很多次区、市组织的技能培训,再加上农业智能装备的运用,现在越来越得心应手了。”渠雯说,“认准一件事,就坚持做下去,哪怕跌倒,爬起来,再坚持。”正是凭借这样的毅力和信念,上海闽中走出了一条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闽中生态农业曹路基地,土地、用工成本相对较高,且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较少。为了提高效益,基地主动改善大棚设施条件,因地制宜引进各类技术,“新技术进田间、新设备进车间,在节省人工的同时,作业情况也比较标准化。”
如今,走进闽中生态农业的设施大棚内,旋耕机隆隆前行。平整土地、菜地作畦、直播机播种、水肥一体化智能管控……“与时俱进,是各行各业都需要的精神。近些年,我们基地也一直在探索蔬菜生产机器换人,销售方式也在不断拓展。”
公司通过实施土壤保育及设置黄板、性诱剂、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发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并对农业投入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采购,及时做好神农口袋上网信息记录,做到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同时,公司还搭建了溯源体系。
“从农作物种植的耕整地开始,我们技术员会对每一条农事操作都进行录入,做到真实、及时、准确,让每个环节更加透明,信息更全面。”渠雯介绍道,不仅如此,公司积极实行“农残检测+合格证”制度,通过基地内配有的蔬菜农残检测室,对即将上市的蔬菜进行农残检测,确保所有的蔬菜达到上市要求,保证市民的消费安全。
拥抱“互联网”
新农技结合精耕细作,近些年渠雯管理的蔬菜基地订单不断。“产品实现优质优价,必须拥抱互联网。”这是渠雯的切身体会。
2015年,上海闽中试水微信电商。“虽然辛苦,但物有所值,特别受市场欢迎。”渠雯说,当时主要是做基地周边的社区配送,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社群资源,也逐步完善了物流配送体系。
2018年,电商平台市场火热,公司看准时机,开启了与电商的合作。与重批发的农业合作社不同,生鲜电商往往直面庞大消费客群。大数据下,企业在复杂的市场中“被迫”革新转型。“现在想想,当时我们团队真的是积极‘备考’。”渠雯坦言,电商市场选品标准高、规格严,为了达到要求,基地农产品在启动合作的2个月内完成了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调试。“经过互联网电商选品的考验,我对基地的产品更有信心了。”
怎么做才能让沪郊地产农产品走向更宽广的市场?
2020年,直播行业如火如荼,各类土特产乘着互联网快车从绿水青山走进繁华都市。彼时的渠雯还是直播界的新手。“变化来自一堂培训课。”渠雯说,在参加完首届浦东新区“新农人 新媒体”直播电商培训班后,她就在各类直播比赛中表现亮眼,曾获“安信农保杯”上海青年农场主直播带货大赛“直播达人队”称号,2020年浦东第十二届农博会“直播达人”称号。2022年,渠雯代表上海参加“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乡村星主播竞赛,以新人赛道复赛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决赛,并在全国决赛中以出色的表现展现了浦东新农人的风采。
在直播平台中,渠雯称自己为“菜姐姐”。接地气的名字和亲切的直播风格深受网友喜爱。此外,上海闽中还通过新媒体等平台邀请粉丝走到基地,线下参加农业研学、瓜果采摘、乡村旅游、乡村团建等活动,一系列串点成线的联动方法让闽中生态农业增加了流量、促进了转化,增强了品牌影响力。
打造“后花园”
“我们不仅致力于成为菜篮子的守护者,更想将基地打造成市民朋友们的‘后花园’。”渠雯介绍道,近年来,公司以基地为核心,推出“开心农场”、农学课堂等项目,打造系列乡村游、休闲游产品,让市民游客足不出“沪”,就可以近距离感受美丽乡村,体验智慧农业。据统计,2024年,上海闽中共开展学农课堂60场,累计参与人次达近万人。
用霸王花煲汤、在基地景观带种植兼具观赏性和食用性的黄花菜、推出垂钓螃蟹的体验活动、开发林下菌菇种植……“视角转换”是上海闽中做得最多的事情。渠雯表示,面对同质化情况严重的行业现状,打出差异化牌是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渠雯坦言,抓住消费者心理,转变销售思路,就能够研发更多“在点子上”的产品。
最近几年,上海闽中推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体验项目。“比如‘农耕体验日’,让孩子们亲手种植蔬菜,感受农耕乐趣”,渠雯补充道,这些创意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更让闽中生态农业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渠雯坚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退步、向上走。为此,她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农业生态圈。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上海闽中不仅提升了产品销量,更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与喜爱,成为都市农业的新标杆。“农业不仅是生计,更是情怀。”渠雯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片土地,感受到农业的魅力。未来,上海闽中将继续在农业领域深耕细作,不断创新,为都市现代绿色农业注入更多活力,让闽中生态农业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田园诗篇。
文:刘晴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