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吃甜的心情会变好”,有人说“无辣不欢”,还有人抱着冰镇饮料一口接一口。这些看似普通的口味偏好,很可能藏着身体的“小秘密”!
今天咱们就聊聊,那些让你欲罢不能的饮食冲动,到底是嘴馋,还是身体发来的求救信号?
贪吃,是身体缺营养吗?
很多人觉得“突然特别想吃某类食物,肯定是身体缺啥了”,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没那么简单!!
比如缺铁时,身体可能会发出对冰的渴望,因为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导致身体缺氧,而吃冰能刺激口腔神经,短暂缓解缺氧带来的不适。
缺铬可能让你疯狂想吃甜食,因为铬是胰岛素的“好搭档”,缺了它血糖调节会出问题,大脑就会发出“快吃甜的补充能量”的指令。
但别慌!这些关联目前还不能直接划等号。人体很复杂,饮食冲动可能受环境、基因、情绪、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就像你冬天想吃火锅,可能只是因为冷和氛围,而不是缺钠。
哪些“疯狂”需要警惕?
如果出现下面几种情况,真得留个心眼:
疯狂嗜甜,停不下来
排除生理期影响,持续对甜食上瘾,可能是胰岛素抵抗或血糖波动大的表现,长期发展下去可能引发代谢问题。
碳水狂魔,狂吃不饱
熬夜后特别想吃面包面条?这是因为睡眠不足会让你的"饱腹信号"失灵,"饿魔信号"暴走。而且减肥太狠的人也会变成"碳水雷达",这是身体在抗议:"快给我能量!"
无辣不欢,总是疲惫
正常吃辣是享受,但如果突然变得必须靠重口味刺激食欲,同时还感觉身体乏力,可能是缺铁、缺锌,或者压力过大导致味觉敏感度下降,结果是越吃越咸辣。而且压力激素还会让身体更想留住盐分,形成恶性循环。
明明不热,总啃冰块
这种行为医学上叫“食冰癖”,大概率和缺铁性贫血、锌缺乏有关,要及时就医检查,补足铁后,这种"冰瘾"往往就不治而愈了。
如何判断是嘴馋还是警报?
一看 持续时间
偶尔想吃炸鸡、奶茶,可能单纯是因为嘴馋;但如果连续一周以上特别想吃某类食物,就要重视。
二结合 身体反应
吃完后反而更疲惫、头晕、手脚发麻或者伴随脱发、皮肤变差等症状,很可能是营养缺乏。
三观察 情绪状态
如果每次压力大、心情不好就想吃东西,那大概率是情绪在作祟。真缺营养时会像“着了魔”一样非吃不可,有人形容"想到睡不着",这就值得关注。
总馋某类食物,怎么办?
要是发现自己总被同一种食物“勾魂”,建议先去医院检查,排查是否存在营养缺乏或代谢异常:
- 血常规( 重点查,看缺不缺铁)
-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看缺不缺镁、锌等)
- 血糖、胰岛素和甲状腺功能
缺啥补啥,科学饮食:
- 缺铁可以适量多吃红肉、动物肝脏;
- 缺维生素B族可以吃全麦面包、坚果。
- 试试早餐多吃蛋白质,比如鸡蛋牛奶,能管住一天的馋嘴呢!
情绪管理,缓解压力:
- 睡够7小时!缺觉特别容易乱吃东西;
- 很多时候“馋”是心理需求!压力大时先做10个深呼吸,别急着打开零食柜。
- 用运动、听音乐代替吃零食,或者和朋友唠唠嗑,说不定“馋劲”就过去了。
下次再嘴馋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这到底是嘴巴的狂欢,还是身体的抗议?听懂身体的馋言馋语,才能吃得健康又快乐!要是还有疑惑,可以到医院营养科门诊找专业营养师聊聊哦~
作者:姜盼
指导专家:高键
点击“阅读原文”
失眠的原因找到了!竟然是因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