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业委会中的“她力量”:韩大姐的社区“智”理经

转自:上海静安 2025-07-11 09:38:17

在基层治理中,业委会主任的角色微小却至关重要。天目西路街道兴联公寓的韩文俊大姐,用十二年的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镌刻出非凡的印记。这位扎根社区的“当家人”,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坚韧与智慧,将“安全无小事”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服务群众”的理念落到实处,生动诠释了社区治理不可或缺的“她力量”。

安全守护:从“飞线充电”到智能车棚

2013年,热心社区服务的韩大姐被推选为兴联公寓新一届业委会主任。彼时,小区非机动车数量激增,但充电设施严重不足,居民不得不私拉电线“飞线充电”,安全隐患突出。韩大姐敏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组织业委会成员昼夜巡查,劝阻违规充电行为,并敦促物业加强夜间值守,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图片右二为韩文俊

然而,临时管控只能治标,无法治本。要彻底解决问题,必须建设规范的充电设施。但小区维修资金紧张,改造计划一度陷入僵局。面对重重困难,韩大姐没有退缩,她带领业委会多方协调,历时多年争取支持、筹集资金,终于在2023年建成首批50个智能充电端口,实现了小区充电设施“从零到一”的突破。

新设施的投用带来了新挑战:外来车辆挤占、消防通道堵塞。韩大姐立即行动,连续三晚蹲守取证,用手机记录乱停乱放现象,第一时间向居民区党总支反映,推动问题解决。

空间革命:“螺蛳壳里做道场”

小区一层架空层空间利用一直是个难题。这个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公共区域,常因空间不足导致消防通道堵塞,居民投诉不断。居民区党总支为此召开“1+5+X”多方联席会议商讨对策。

会上,韩大姐掷地有声地强调:“安全问题必须放在首位!”在她的据理力争下,业委会最终通过了扩建非机动车停放区并增设充电设备的方案。但实施过程远比想象复杂——如何在“螺蛳壳”般的有限空间里科学规划?

为解决这一难题,韩大姐带领业委会成员与居委会干部深入调研,挨家挨户排摸居民非机动车数量,广泛征集意见。令人感动的是,热心居民老杨和董先生凭借自身专业背景,主动请缨协助设计了详实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优化图。

最终方案决定:将开放式车棚升级为智能门禁管理区,并新增1台充电设备,可同时满足60辆非机动车充电需求。施工期间,韩大姐事无巨细,亲自带领业委会成员监督,连一颗螺丝的松紧都严格把关。

初心如磐:群众服务的星火燎原

“尽管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群众,但为群众服务并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身份或头衔。”这句朴实的话语,正是韩大姐十二年如一日奉献社区的真实写照。

她的热忱如同火种,点燃了业委会成员和更多居民的参与热情。大家纷纷响应,主动参与到轮流值班的行列中,共同筑起家园的安全防线,守护和谐的社区环境。这种“群众服务群众”的精神,不仅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更让整个社区洋溢着互助的温暖与强大的凝聚力。

兴联公寓的智能车棚与畅通通道,是业委会主任韩文俊交出的实干答卷。从消除安全顽疾到优化空间利用,她以始终如一的坚守,生动演绎了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她力量”和“智”理经。她的故事不仅温暖了兴联,也为更多社区提供了攻坚克难、巧用民智的宝贵经验。

(资料来源:天目西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