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清理野树、动态停车、送餐上门……老小区的 “绣花功夫”→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7-11 11:57:18

清晨,莘庄镇水清一村的保安师傅已经巡完第一轮小区。他的目光在30号楼前停留——那里原本长着一棵“野树”,如今终于被清理干净了,隔壁晾衣绳上飘着的被单再也不会被枝叶蹭到。

“这事儿可真不容易。”水清一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沈菊红揉着晒得有些发红的脸颊,“前天租客不在家,物业连着打了三趟门铃才找到人。今天中午我们请了两个志愿者帮忙,终于把这棵树拖了下来。”

这样的“破题”故事,在这个有着1248户、2000多常住人口的老小区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从“野树风波”到“动态停车”

社区治理的“绣花功夫”

今年夏天,一棵从阳台长出的野树引发邻里矛盾:3米高的枝叶横跨两户人家,晾被子都成了难题。租客和房东互相推诿,物业无权处理。沈菊红和物业相关负责人顶着烈日协调,联系垃圾清运车,最终完成清理。居民微信群一句“辛苦了!”让所有人觉得值得。

“停车难一直是社区治理绕不开的话题,水清一村也不例外。”沈菊红翻开手机里的社区地图,指着几个转角处说,“今年我们又进一步优化了停车方案,在小区转角处又挤出了10个新车位。”同时,实行月租车“动态管理”——515辆月租车满额即停,登记等候车辆按“亲情车”规则分配。

微信群的“预警雷达”

从琐碎中编织幸福

沈菊红的手机里,藏着水清一村的“秘密武器”——居民群、党员群,甚至居民楼道微信群,以及2000多个居民微信。从野树生长到装修噪音,从12345投诉到邻里纠纷,这些群成了问题的“预警雷达”。

7月3日,一户居民反映装修噪音扰民,沈菊红和居委会干部当晚7点上门协调,租客承诺次日起调整施工时间。居民反映问题后,平均2小时内响应,针对不需要走流程的问题尽量在24小时内解决。

“夏送清凉”行动

高温下的温情守护

7月的上海热浪滚滚,水清一村居委会办公室却格外热闹——万科食堂送来的二十多份餐食整齐摆放在长桌上,一群中学生正忙碌着上门送餐。这是社区“夏送清凉”行动的日常。每年夏季,社区都会为高龄老人、独居老人提供每日三餐配送服务,这一传统从2008年延续至今,成为高温天里的“民生答卷”。

沈菊红的记事本上,四类“必访清单”清晰标注:住院病人、独居老人、高龄独居者、失独家庭。这些名字背后,是社区工作者日复一日的上门关怀。今年,活动升级为“全链条服务”:党员志愿者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轮流上门,为独居老人测量血压、发放防暑药品;此外,社区还招募了7名暑期高中生志愿者,他们不仅负责送餐,还主动帮老人检查空调温度,确保防暑设备正常运行。

与此同时,党群服务站变身“快递员休息站”,免费提供饮水、充电和避暑点心,成为高温下的“清凉驿站”。

从2008年延续至今的送餐服务,到今年的志愿服务升级与阵地改造,水清一村用行动诠释了“社区治理”的温度:在酷暑中守护每一份需要,在琐碎中编织幸福的日常。

记者:张雨桐
供稿:辛向荣

初审:岳顺顺
复审:宋诗清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