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莘庄镇水清一村的保安师傅已经巡完第一轮小区。他的目光在30号楼前停留——那里原本长着一棵“野树”,如今终于被清理干净了,隔壁晾衣绳上飘着的被单再也不会被枝叶蹭到。 “这事儿可真不容易。”水清一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沈菊红揉着晒得有些发红的脸颊,“前天租客不在家,物业连着打了三趟门铃才找到人。今天中午我们请了两个志愿者帮忙,终于把这棵树拖了下来。” 这样的“破题”故事,在这个有着1248户、2000多常住人口的老小区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从“野树风波”到“动态停车” 社区治理的“绣花功夫”
今年夏天,一棵从阳台长出的野树引发邻里矛盾:3米高的枝叶横跨两户人家,晾被子都成了难题。租客和房东互相推诿,物业无权处理。沈菊红和物业相关负责人顶着烈日协调,联系垃圾清运车,最终完成清理。居民微信群一句“辛苦了!”让所有人觉得值得。
“停车难一直是社区治理绕不开的话题,水清一村也不例外。”沈菊红翻开手机里的社区地图,指着几个转角处说,“今年我们又进一步优化了停车方案,在小区转角处又挤出了10个新车位。”同时,实行月租车“动态管理”——515辆月租车满额即停,登记等候车辆按“亲情车”规则分配。
微信群的“预警雷达”
从琐碎中编织幸福
沈菊红的手机里,藏着水清一村的“秘密武器”——居民群、党员群,甚至居民楼道微信群,以及2000多个居民微信。从野树生长到装修噪音,从12345投诉到邻里纠纷,这些群成了问题的“预警雷达”。
7月3日,一户居民反映装修噪音扰民,沈菊红和居委会干部当晚7点上门协调,租客承诺次日起调整施工时间。居民反映问题后,平均2小时内响应,针对不需要走流程的问题尽量在24小时内解决。
“夏送清凉”行动
高温下的温情守护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