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水务海洋 > 文章详情

政务服务20周年丨她用3000+水利审批守护江河安澜!

转自:上海水务海洋 2025-09-01 12:23:35

在上海市水务局行政服务中心(上海市海洋局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民生的第一线,闪耀着一群“不简单”的身影。他们是行政服务中心初创时期搭建政务服务框架的“拓荒者”,用智慧和汗水奠定了坚实根基;是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窗口、以精湛业务和真诚微笑化解群众难题的“老法师”,让水务海洋政务服务成为高效与信赖的代名词;更是勇立改革潮头、善用智慧赋能、不断推动审批流程优化与服务效能跃升的“创新者”,持续跑出便民利企的“加速度”。正是这些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个体,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创新,汇聚成上海水务海洋服务城市发展、保障民生需求的磅礴力量。

值此上海市水务局行政服务中心(上海市海洋局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二十周年之际,上海水务海洋特别策划推出系列专题报道,通过聚焦这些水务海洋政务服务工作者,串联起上海水务海洋政务服务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服务初心与时代担当。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些可敬、可爱的水务海洋政务服务人,聆听他们的心声,感悟他们的坚守与创新,共同见证二十年风雨兼程铸就的服务品牌,汲取奋进力量,展望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温暖的新篇章。

范春英

在上海水务海洋政务服务领域,有这样一位“江河守护者”——她深耕水利行政审批十余载,以专业筑牢基石,以创新激发活力,构建起“全流程智慧服务、全链条技术支撑”的水利审批服务模式。她就是范春英——上海市水务局行政服务中心(上海市海洋局行政服务中心)水利预审科正高级工程师。

一、重大项目“全周期护航”:

她是城市水脉“守护者”

从国家战略工程到交通枢纽工程、从污水治理工程到民生品质工程,哪里有涉水项目,哪里就有她的身影。2014年至今,她累计负责和参与3000余件水利行政许可审批,服务项目规模超百亿。通过创新“联审+快审”工作方法,覆盖项目“前期咨询—方案论证—批后监管”全生命周期,审批时效比法定时限压缩65%,让轨道交通、市政道路等民生工程加速落地。

她的“护航清单”:

国家战略工程:沪通铁路、沪苏湖铁路、长三角示范区方厅水院项目。

流域防洪工程:吴淞江工程(上海段)、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四期)、横沙浅滩固沙保滩稳定河势工程。

交通枢纽工程: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上海示范区线、轨交14/15/21/23号线、北横通道等。

生态修复工程:上海奉贤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淀山湖堤防达标及岸线生态修复工程。

民生品质工程:黄浦江滨江贯通工程、苏州河滨江贯通工程、苏州河码头站点工程。

二、审批改革“全链条创新”:

她是政务服务“破冰者”

在“一网通办”“四级四同”“清单制管理”改革浪潮中,她带头啃“硬骨头”,让审批更智能、更便捷、更规范:

智慧审批领跑

推进水土保持、涉河建设方案和施工方案“智慧审批”,打造“智慧好办”服务。

编制市、区两级水利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办事指南,统一审批“标尺”。

推出重大项目“主动服务+专业帮办”,变“被动等”为“主动跑”。

建章立制保障

牵头制定《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行政审批服务重大工程工作方案》《上海市水务局行政服务中心“城市建设填堵水域”审批批后监管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等文件,推进全市行业审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便捷化。

改革成果推广

推进签订《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域项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审批”联合办理备忘录》,实现江浙沪跨省多部门出具一张证的制度创新。

完成本市水利行业第一批“一件事”审批改革,开通了“涉河一件事”审批“绿色通道”。

开创实现水保“智慧好办”“免申即享”等系列便民、智能审批模式。

批后监管守护

2017年起负责市级施工方案、树木迁移及填堵河道审批3个事项批后监管,年均监管200余个项目。

牵头制定《上海市涉及水利设施行政许可批后监管工作规程》《开填河现场基础数据测量及跟踪评估综合单价》《水利行政审批批后监管工作制度》等,用“制度+智能”守护审批“最后一公里”。

牵头开展“水务批后监管监测数据应用分析”系统开发,建立批后监管基础数据库。

加强全行业监管培训,牵头指导各区工作,提升整体监管水平。

三、技术攻坚“全要素突破”:

她是行业创新的“领路人”

以她名字命名的“范春英水利审批创新工作室”,积极发挥高级技术人才在创先、创新、创效、创优上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五个一”成果体系:

一套技术标准:编制《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涉河影响分析报告编制导则》等行业标准3项,制定部门业务手册5册。

一个水利智库:建立涵盖260余部法规按四大类三层级进行分类分级管理的水利知识库。

一批研究课题:完成涉河审批研究、填堵河道的规程等课题研究4项。

一支专业团队:凝聚水利、海洋、供水等领域专业人才,1人入选“第三届上海市水务海洋青年拔尖人才”、1人获“提名奖”。

一组培养体系:归集7个典型案例、7套课件,发表11篇相关论文,组织数十场培训。

四、人才培育“全维度提升”:

她是水务新星的“筑梦人”

作为“范春英水利审批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在她的积极带领下,工作室团队主动作为、甘于奉献、勇于挑战,多次开展技术交流和学习,团队成员快速成长为水利、海洋、供水审批领域业务骨干。她用“师徒带教”传承匠心,让更多年轻人成为水务海洋领域的中流砥柱,为水务海洋事业作出贡献。

从重大工程的“审批加速度”到改革创新的“制度突破”,从技术攻坚的“硬核成果”到人才培育的“薪火相传”,范春英用行动诠释着“审批匠心”与“江河情怀”。她是城市水脉的守护者,更是水务改革的追光者!

在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征程中,正是无数像范春英这样的“水务先锋”,用专业和热忱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水动力”。向每一位默默耕耘的江河守护者致敬!

行政服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