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从冰箱里拿出一块冰冰的慕斯蛋糕,再配上一杯饮料,会不会是你的夏日首选?但是,两个小时后,你可能吐到怀疑人生!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省流版
金黄色葡萄球菌易污染冷加工蛋糕等食品,引起恶心、呕吐(常为喷射性)、腹绞痛,可伴有腹泻和发热。
应选择正规门店购买蛋糕,冷藏或速冻保存,避免手接触糕体,老幼孕等特殊人群夏季慎食奶油糕点。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及人和动物的皮肤、鼻腔、咽喉、消化道等,可通过原料污染、加工人员带菌操作或环境接触污染食品,有化脓性伤口和上呼吸道炎症的病患是主要污染源。
当金黄色葡萄球菌混进食物里,它可能会偷偷释放一种超级耐热的肠毒素,就是普通的烹煮过程完全杀不死的那种,这是金黄色葡萄球致病的原因。夏秋季节气温较高(20-37℃),正是最适宜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繁殖并产生肠毒素的时候。
近期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识别多例因食用冷加工蛋糕引起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病例,国家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已发布了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的风险提示。
胃肠道的“暴风骤雨”
吃下被污染的食物后,大约1-9小时就可能出现症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绞痛,可伴有腹泻和发热,其中呕吐为最常见症状,并且常为喷射性呕吐(最典型),呕吐前常伴有脑后部重压感,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或血丝。
冷加工糕点是细菌的“完美培养皿”
冷加工蛋糕因其富含蛋白质和淀粉等营养基质,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理想滋生环境。这类蛋糕的生产过程以手工操作为主,如果原料污染、加工与销售环节存在卫生问题,或者从业人员携带病原菌,均可能导致蛋糕被污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烘焙完成的蛋糕胚在添加奶油、水果等配料时通常处于常温环境,且缺乏二次加热的杀菌步骤,进一步加剧了微生物污染的风险。其他高风险的食品还包括熟肉制品、乳及乳制品、剩饭等。
聪明的你要长个心眼
1. 不买流动摊贩产品,优先选择正规门店。
2. 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有无胀袋,发现酸败异味立即丢弃,奶油塌陷、出水或变色说明变质了。
3. 购买后立即冷藏,在保质期内食用。常温放置不超过2小时,吃不完建议速冻保存。
4.分切时用清洁的工具,避免手直接接触糕体。
5. 婴幼儿、老人、孕妇应避免食用奶油含量高的冷加工糕点。
6. 夏季野餐时不携带含奶油的糕点。
参考文献:
[1]范鹏辉. 警惕食用冷加工蛋糕引起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N]. 中国食品报,2025-07-10.
[2]李明强;宋士利;王爽爽. 某校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聚集性疫情分析[J]. 中国乡村医药,2025,(14):70-72.
[3]马敏.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调查分析[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20,(12):931-933.
供 稿:朱欣宇 邱丹萍
编 辑:吴昌恣
审 稿: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