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各族青少年“同上一堂科普课”,浦东科协助力青少年共融成长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9-01 17:03:25


近日,浦东新区科协2025年科普文明行动计划“同上一堂科普课”特别活动举行。活动以“千年染艺·染料的科技赋能之旅”为主题,面向全区各族青少年,以及从新疆、云南等地来浦东探亲的少年儿童开展,来自6个民族的50余名青少年现场参与,线上直播更吸引近4000人次观看,通过融合民族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创新课堂,打造跨民族科普盛宴。



活动邀请到上海理工大学化学系教授担任主讲嘉宾,采用“科学讲解+动手实践+艺术展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讲座以中华民族传统印染技艺为核心脉络,挖掘并融入丰富的多民族文化元素。从靛蓝染料的起源与古法制作工艺,到蜡缬、灰缬、夹缬、绞缬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苗族蜡染、白族扎染等各具特色的民族印染技艺,丰富多彩的内容令大家受益匪浅。



扎染体验环节,各族青少年亲自动手,学习布料的折叠、捆扎技巧,体验浸染、氧化、清洗等一系列工艺步骤。在协作互助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惊叹于扎染工艺的神奇变化和图案的独特美感,更是通过亲身操作,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图案”“染料为什么能固定在布料上”等科学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和探索欲望。


为了进一步拓展“科技如何赋能传统工艺”的认知视野,活动特别设置铋元素艺术作品展区。老师在引领孩子参观的过程中,介绍铋的化学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如何在现代艺术创作中被发掘和运用,展现科技创新为传统工艺注入的全新生命力。蒙古族青少年彤彤说:“之前去大理旅游时体验过扎染,只觉得好看好玩,今天才真正明白背后的化学原理,特别是还了解到铋元素的艺术创作,感觉收获特别大。”


浦东新区科协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进“浦东新区科普文明行动计划”,形成“1+4”科普落地新模式。其中“1”个阵地,即充分依托街镇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等基层综合服务场所,打造一批开放式、沉浸式、互动式的科普文明实践基地;“4”则是通过菜单化的方式提供科普展览、互动体验、嘉年华活动、科普传播等4个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