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秋季开学第一天,对上海市古美学校的小学生来说,这堂开学第一课格外特别:他们不仅能置身于上海博物馆内,变身“小小考古学家”,还能同时聆听到来自博物馆老师和学校老师的“双师”先导课,愉快地开启了新学年“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
本次“开学第一课”活动由市委宣传部指导的上海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应用平台“红途”牵头,上海博物馆、闵行区教育局共同主办。来自上海市古美学校近200名师生走进上海博物馆东馆古代文明探索宫,开启了新学年的第一课。
活动旨在落实红色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工作,充分发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建立常态化“双师双研”机制,打造“馆校合作”新模式。“双师双研”机制中,“双师”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师与校内学科老师共同发掘基地教育资源,通过共同备课,同步教学,形成全面、专业的优质思政课。“双研”是指把学生在校园思政“小课堂”和校外社会思政“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形成校内校外学习实践闭环。
本堂“开学第一课”正是在“双师双研”机制下开展的“博物馆大思政课”示范案例。学生不仅聆听“双师”授课,更在博物馆讲师团队全程引导下参观体验,获得互动、沉浸、主题明确的研学经历,实现了培养学生文明探源意识、文化传承担当及厚植大思政课底蕴的教学实践目标。
“红途学苑·上博大思政课”由红途平台与上海博物馆共同打造。
古代文明探索宫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三楼、四楼,面积约1900平米,内设小小考古学家、小小修复师、小小研究员等6项博物馆职业体验、4个主题研学课和10余个互动展项。
学生们可以在田野考古现场挖掘文物碎片、在显微镜下鉴定文物、在古船里模拟打捞文物、“穿越”到古代参加一次文人雅集……
整个参访过程中,红途研学师和上博讲师组成的“导师团”全程陪同学生开展活动。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激发自主探索欲,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担任本次“双师”课程主讲人之一的上海市实验学校西校党总支书记、上海市古美学校常务副校长王静表示:“暑假带队思政教师参观上博东馆,古代文明探索宫令人耳目一新,其互动展项颠覆了我对博物馆走马观花的固有印象——既富趣味又不失专业。通过与上博老师、红途团队共同备课打磨,最终呈现了今天这堂精彩的大思政课。”她认为,“对学校而言,将校内学科知识与博物馆文物资源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自主探究、大胆实践,这种创新模式既新颖又接地气。”
参与活动的师生也表示,这堂博物馆大思政课内容充实、互动性强,同时注重参观过程中的积极引导。学生人手一份研学工具包(含研学手册、芯片卡等),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鼓励学生多次到馆深入研究,高质量地完成校内学科学习和校外实践活动,从而高效衔接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