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宝山 > 文章详情

带娃打针还能做产后修复?宝山这家社卫中心太贴心了

转自:上海宝山 2025-09-02 20:37:34

“社区康复”是近年来三级康复中重要的一环。社区康复以其贴近居民、服务便捷的特点,正逐渐成为许多慢性病患者和康复需求者的首选。不少市民经康复医院或者综合医院康复科治疗后,回归家庭或社区,通过社区康复巩固康复效果或延缓功能衰退,成了越来越多患者的“医疗福利”。为了更好地开展“家门口”多样化的康复服务,聚力打造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宝山区顾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一年前示范性康复中心验收启用之后,最近又迎来了新的康复项目开启。

家住新顾村大家园小区的小金,今年6月底刚刚喜得麟儿,但是生产过后由于盆底肌松弛导致的生活不便有些困扰到了这位新手妈妈。小金生产的医院位于黄浦区,产后康复治疗需要隔天进行,遥远的路程耗时过长,令哺乳期的她纠结不已。但是最近,一个意外的惊喜到来。

小金最近因为宝宝打疫苗而添加了家门口社卫中心的微信号后,她看到了一条推文《顾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产后康复、盆底康复门诊正式开诊》。原来,顾村镇社卫中心引进了盆底肌电评估及生物反馈治疗仪,针对不同盆底问题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结合专业的手法迅速改善患者不适状态。“因为关注了公众号,我在公众号上看到顾村镇社卫有推盆底、腹直肌康复项目,离我家又近,而且宝宝打疫苗我本来就要过来社卫中心。我前段时间在产院申请产后康复治疗时,医护人员说要等2~3个月的时间,我觉得变数太大,而且我也看了黄金治疗期,不都是出了月子就应该做吗?正在纠结自己要不要‘劳其体肤’隔天跑过去治疗,没想到峰回路转,现在就方便多了。”小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由于盆底肌、腹直肌的修复治疗需要隔天做一次,小金需要花费近一个月时间不间断进行治疗,如今不需要排队等待,以及5分钟路程即可抵达家门口的社卫中心进行治疗,令小金可以毫无顾虑地哺乳,照顾宝宝的同时,自己也不错过最佳黄金治疗时间。

顾村镇社卫中心康复科汪医生告诉记者:“如果产妇确定是盆底肌松弛的话,产后42天到产后三个月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时间段。当然,三个月后如有腹直肌分离较宽、腹部松弛膨隆、剖宫产疤痕增生等也可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

记者了解到,不少产妇对于产后康复治疗也有一定误区。对此汪医生给出了医学建议。“我们在临床上发现,有部分产后的女性患者她不觉得需要治疗,但是经过盆底肌的检测,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一些问题会逐渐表现出来。而此时再行治疗,效果是肯定不如黄金期进行治疗的。”

其次,目前网上火爆的产后训练法,医生建议也需“因人而异”科学康复:“盆底肌是一张网,它是由多块肌肉组成的,它不单是某一块肌肉,如果肌肉是高张型的,用凯格尔运动去训练,反而会带来不好的效果,适得其反。”

据了解,通过社区健康中心建设,崭新的顾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学科服务面积达到1000余平方米,设有门诊及住院病区、康复护理区等多个功能区,并配置了7大类专业康复医疗设备:运动治疗、物理治疗设备、作业治疗设备、言语治疗设备、感觉统合治疗设备、传统康复治疗设备、智能设备等共70台,能提供86项治疗项目,治疗项目覆盖神经系统、骨-关节系统、慢性疼痛、老年病等常见病功能障碍或后遗症期的康复服务。

康复病房设置面积750平方米,开设康复床位30张,康复治疗区服务面积300平方米,与中医综合服务区相结合。治疗区设置功能按需设置5大功能区域(物理训练室(PT)、作业训练室(OT)、言语治疗室(ST)、感统训练区和传统康复治疗室),中医融合,门诊和病房共同使用,实现集约化理念。

同时,中心在康复治疗团队人员配备上,由康复医师、中医类别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共同组建了一支“4+5+5+4”的专业医护团队,专科康复医院的优质康复服务得到有效下沉,同时也开通了双向转诊通道。中心聚焦社区“一老一小”的健康需求,从完善社区康复服务网络、提高康复医疗能力、加快社区康复人才培养、拓展宣传渠道等方面不断打造康复特色服务项目。

记者亲历|和平鸽“飞”上彩虹门,长安街氛围越来越浓

民办华曜宝山实验学校新校区启用!优秀毕业生返校打卡寄语学弟学妹

这里的“好房子”即将开拍!

记者:唐捷 薛峰 仲昱峰

编辑:颉廉杰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