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巷镇践行“枫桥经验”,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在区委政法委支持下因地制宜建设综治中心,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组织巡逻服务民生,以规范化、精细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成为群众的“定心丸”。截至8月5日,赵巷镇成为全区首家完成镇级综治中心及38家村居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街镇。
功能整合:让资源效能汇集实现最大化 “今天无论如何你们要给我一个说法,不然我就不走了。”小朱家属在镇综治中心受理窗口激动地大喊。原来小朱在大学毕业办理劳动手册时,发现自己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其家属情绪激动来到镇综治中心窗口投诉,要求居委会补偿上海农业户口可享受的政策福利。 中心窗口受理后,立即启动“三所联动”机制进行“会诊”。一边先由人民调解员开展心理疏导,稳定家属情绪。另一边由律师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相关规定进行耐心解释,让小朱家属首先对土地费方面政策予以认可。同时面对家属的不当行为,民警进行口头警告,推动调解理性、有序进行,直至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 2022年10月至今,赵巷镇信访矛盾在村居源头化解占比由之前的45%上升到90%以上,矛盾上行情况大幅减少,群众到镇级以上来访接待量同比下降超过70%;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连续三年保持低位运行。 服务升级:让群众办事少跑腿好办事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拖欠的工资,而且不用东奔西跑,太谢谢居委会帮我们老百姓做主了。”汪先生拿到了被拖欠了近四个多月的工资后激动地说道。 原来,汪先生于去年底至龙御社区某商业广场酒店从事厨房内饰装修工作,但从去年底到今年4月,酒店方装修施工单位负责人多次食言共累计拖欠其3.4万元薪资。 汪先生只能向龙御社区求助,龙御居委会综治中心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启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预案,一方面吹哨上级劳动保障部门通过各种渠道联系装修施工单位,督促加快支付进度。另一方面,由社区律师会同综治干部向汪先生强调理性合法维权的利害关系,帮助其增强法律意识,了解维权底线。5月,在各方努力下,矛盾终于得以平息,汪先生也拿到了拖欠的工资。 村居综治中心整合“法理堂”“客堂间”等场所资源,融入信访、警务等功能,打造集信息采集、矛盾调处和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通过发动村居干部、楼组长等群众力量,协同网格员、综治协管员等专业队伍,构建“群众+专干”共治网络,推动简易矛盾在源头排查、前端化解,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队伍提质:让专业力量筑牢治理根基 队伍建设是规范化建设的核心。赵巷镇以“选聘+培训+考核”的方式,组建了一支723人的镇级专职平安队伍,同时配备第三方人员226人,开展护校安园、巡逻管控及重大活动安保等社会面防控工作。与此同时,不断夯实群防群治力量,目前赵巷镇已有平安志愿者775人,各类调解志愿者24人。通过打造“平安自家人”群防群治特色品牌,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筑牢一线安全防线。 如今的赵巷镇,38家村居综治中心如同繁星散落街巷,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家门口。从“5+1+2X”模式的高效运转,到“平安自家人”的日夜守护,规范化建设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资料:区委政法委
编辑:胡小凡
责任编辑:郭苗苗(首席)
终审:贾彦秋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