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组
在我的家族中,就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我的曾外祖父。面对日本侵略者,他义无反顾地弃家舍业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之中,成了沂蒙老区的一名八路军战士,和战友们一起开展游击战。沂蒙山区地势复杂,曾外祖父和他的战友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灵活机动、英勇顽强地打击敌人。他们风餐露宿,在山林间穿梭,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每一次战斗,都是生与死的较量;每一次胜利,都凝聚着智慧和勇气。在战斗中,我的曾外祖父曾多次受伤,但他从未退缩,轻伤不下火线,重伤养好了再上战场。曾外祖父用自己的行动,为抗战胜利贡献出了一份宝贵的力量。——新华路街道 卜栩纯
初中组
“抗战精神”和“社会实践”看似是两个毫无联系的词组,一个代表着在斗争过程中顽强坚定的精神,而另一个则代表着人生过程中所必需的经历……但是当我们深入其中,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本质上,抗战精神它凝聚了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等特质,社会实践则是培养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特质的一种形式。在愚园路故事商店我作为“老一辈”的学长,给年轻的学弟学妹传授开店的经验和技巧,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抗战精神”确实可以和“社会实践”产生共鸣,而且在遇到困难时,这种共鸣愈加清晰!——天山路街道 俞屹帆
站在教学楼走廊望着操场上的国旗,我突然明白:抗战精神在今天的传承,就体现在王兴兴拒绝国外高薪时挺直的脊梁里,藏在他办公室墙上“科技报国”的毛笔字中。我们这代人或许不会遇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但芯片断供的危机、专利壁垒的围堵何尝不是新时代的“上甘岭战役”?正如读本扉页所写:“爱国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行动。”这个暑假,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AI苗圃计划”,当我调试的机器人终于完成自主避障时,显示屏上的数据流仿佛在诉说:这就是我们书写爱国情怀的墨水!——
北新泾街道 黄思源
高中组
升旗仪式上,当红旗漫卷蓝天,左权将军战地家书中“誓与华北共存亡”的墨迹仿佛在风中舒展;课间翻开校史册,泛黄照片里抗战时期师生在防空洞坚持授课的身影,与赵一曼留给宁儿的绝笔悄然重叠。这些精神坐标不仅矗立在烽火岁月,更为我们的日常注入力量——教室的书桌就是“青春的战场”,笔尖下的每一次推进,都是对先辈承诺的接力。从狼牙山的血色黎明到超级稻的金色波浪,从视死如归的纵身一跃到十年如一日的田间坚守,中华民族的精神从未褪色。当五壮士的信仰化作我攻克难题的执念,当袁隆平的汗水浸润我笔下的公式,便是对抗战精神最真挚的传承。——江苏路街道 盛奕钦
在我看来,只有经过不懈的坚守与磨炼,才能迎接胜利的曙光。展望未来,在大学专业的选择上,我将微电子、集成电路等国家重点攻坚克难卡脖子项目,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遂以学问为剑,思解天下之困”,处于数字经济的当下,我应以时代之变和国家需要为方向,将来可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发挥小作用,体现大担当。知识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一样,体现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我愿以青春的专注、坚韧和汗水弘扬独属于00后的爱国情怀。——新泾镇 廉宸哲
资料来源于区关工委
编辑:陈容超、史焕焕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