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学期来啦!为进一步展现徐汇区正高级教师们的专业魅力和教育温度,徐汇区教育工作党委、区教育局携手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正高级教师开讲”专栏!我们将走进老师们的日常课堂、教研现场,翻开他们办公桌上那些“有故事”的小物件,聆听暖心又励志的育人经历,感受他们专业成长中的关键突破,传递他们扎根讲台的热忱与智慧。希望这些真实的讲述,能点亮更多教育者的灵感,共同助力徐汇教育高质量发展。一起期待老师们的精彩分享吧!
在我堆满教案的办公桌上,总放着本《位正育卓・位育中学校史研究》,书页间夹着枚学生送的书签灯。这盏散发着柔和微光的小灯,造型简洁,是位育孩子们用柔性电子技术亲手打印的。它安静地躺在校史书页里,对我而言,却像一盏照亮前路的灯,无声地诉说着我们“为国储才”的初心,也映照着这几年一场“从芯出发”的教育变革。
王亦群
2019年底,带着近二十年担任校长的积淀,我来到位育这所底蕴深厚的老牌名校。如何在这片“高原”上再建“高峰”?我提出了“位正育卓,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倡导“六气”校风、“八自”学风。方向明确了,但我总觉得,还缺一个具体、能真正点燃师生创新激情的支点。
这个支点,在一个寻常的晚自修巡视中,不期而遇。当时,学生们正全神贯注地看着新闻,报道讲述着我国芯片技术被“卡脖子”的困境。“为国储才”这四个字,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我——这不正是位育创校的初心所在吗?时代在呼唤科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教育必须回应这份沉甸甸的使命!
那一刻,我知道方向找到了。这盏小小的“芯”灯,故事就从这里启程。在我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从零开始,建起了“一沙一世界”芯片教育学习体验中心;我们组建了一支由校内骨干教师和中国科学院专家并肩作战的“双导师”团队;我们精心设计了一套课程,从基础通识到兴趣选修,再到专项探究和院校合作,让孩子们能一步步走进芯片科技的殿堂。我的目标很清晰:就是要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芯苗”。
校史和书签灯
这枚小小的书签灯,正是这场变革结出的生动果实。短短几年,创新的种子在校园里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孩子们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了18项大奖,市级奖项更是多达40项。2023年,学校承办市级“双新”项目展示活动,学生们自豪地将融合了校园文化与前沿科技的自制礼物赠送给来宾,那份由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心意,我也珍重地收藏了一份。
2024年,位育迎来八十华诞。校庆那天,我特意邀请社科院专家梳理的校史书,被众多校友捧在手中。看着他们在校史馆追忆往昔,在智慧实验室里为新一代学子的探索惊叹,目睹孩子们在“芯”教育的沃土上拔节生长,校友们脸上的笑容,既有对峥嵘岁月的感怀,更饱含着对那璀璨“芯”光的未来期许。
王亦群和学生在一起
“八秩春秋展风华,位正育卓启新程”,这句校庆的宣言,不仅刻在书页里,更刻在我们每一天的实践中。办公桌上,厚重的校史与这盏轻盈的“芯”灯静静相伴。我始终相信,“自主发展”的理念,就是点亮孩子们前程的那盏灯。它不仅照亮了位育学子的未来,也努力为这所沪上名校在新时代的卓越航程,增添一抹独特的光芒。
记者:姚丽敏
图片由区教育局提供
编辑: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