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闵行七宝的古稀老人顾祥枢,有一个坚持了五年的“第二事业”:连续参与每一部上海市立法条例(草案)征询,手写提交297条意见建议,其中9条已被采纳。 “遇到自己熟悉的领域,多提几条建议,遇到不熟悉的领域,就少提几条,参与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从养老议题到健康促进,顾祥枢从亲身生活出发,每部法条反复研读四五遍,一周能“啃”下5部条例,他笑称:“这件事,我能做!”五年五大本手写稿背后,他说这是老百姓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是一份信任,也是一份责任”。
“专业对口”,反复斟酌出的建议
2023年,在《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草案)》立法征询中,顾祥枢同样关注到身边的老年群体,他提出建议:鼓励社区食堂、养老单位厨房、老年助餐配送服务,开发和提供大众化、营养化、“三低化”饮食,适应老年人和快餐群体的健康饮食,得到立法机关的部分采纳。
不管有没有采纳,坚持从未气馁
作为492名七宝镇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群众智囊团成员之一,顾祥枢之所以热情地参与到立法征询中,源于七宝人大立法联系工作的深入与普及。
2016年,七宝镇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全市首批十家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为了更好倾听百姓的声音,一支群众智囊团应运而生。2020年,在此基础上,七宝镇人大又组建了“云上议事会客厅”,方便智囊团核心成员随时线上交流,及时提出建议,顾祥枢便是其中的一员。
参加活动第一年,顾祥枢就分别在《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上海市外商投资条例》《上海市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被市人大采纳4条建议,耀眼的成绩让他更加专注于追赶参与立法这一“新时尚”。而后的两年,尽管没有建议被采纳,但他从未气馁,仍然保持着参与每一部法规的状态,建议数量稳居智囊团第一。“转机出现在2023年,从这一年开始,连续两年都有2条建议被采纳,今年2025年至今,已有一条被采纳了。”谈话间,顾祥枢露出自信的笑容,“往后,我肯定还要继续参加。”
顾祥枢说,建议被采纳,说明自己修改准确了。“能够为条例补缺完善,心中自是无比的快乐。”但他也表示,建议没采纳,可能是意思重复、语不达意,也可能是当前做不到,“只要不灰心,不气馁,坚持努力就有收获。”
是一份信任,也是一份责任
在七宝镇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大厅,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面七宝镇“参与立法纪实”墙,作为群众代表,顾祥枢的建议也被放在其中。而在顾祥枢家里,已累积厚厚的5大本他参与立法征询的建议合集。
七宝人大工作人员介绍,群众智囊团建立伊始,大家对参与立法存在距离感,大多对于立法建议不敢提、不会提,顾祥枢却是“特例”。由于年纪大,操作电脑、手机不熟练,每次建议他都是手写,一笔一画端端正正,经常洋洋洒洒能写好几张A4纸,然后拍照反馈,这一股认真劲着实鼓舞了其他群众智囊团成员。
顾祥枢从不“挑三拣四”,不论立法征询草案涉及什么方面、什么领域,他都乐于钻研,每次收到草案便第一时间阅读,经常是第一个提交建议的人。他的老伴看到他一心钻研草案,有时候会心疼他,让他注意休息,但顾祥枢却认为:“这是一份信任,也是一份责任,是我们老百姓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载体,我要尽心尽力去完成。”现在,参与立法俨然成为了他的第二事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