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首个沉浸声VR互动体验《寻找秘谱:穿越上海1930》在上海音乐厅四楼“响空间”落下帷幕,上海音乐厅今年暑期精心打造的“文旅三件套”——沉浸式音乐舞蹈剧场《百鸟朝凤》、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及沉浸声VR互动体验《寻找秘谱:穿越上海1930》,正式画上圆满句号。
数据显示,整个暑期,上海音乐厅“白天黑夜全时段、楼上楼下全空间”,形成“日常演出+定制文旅”的一站式暑期文化体验,吸引近2万人次走进这座95岁的艺术殿堂。
7月5日至27日,《百鸟朝凤》第三轮驻场在音乐厅B2音乐立方上演,音乐立方变身为层叠白羽环绕的“鸟窝”空间,营造出从感官到心灵的全新浸没体验。25场演出几乎场场售罄,江苏、浙江的观众多次跨城而来,反复品味作品中舞者肢体的张力与唢呐《百鸟朝凤》的力量。
7月17日至31日,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第六轮驻演大厅荣耀回归。作为上海民族乐团与上海音乐厅联合出品的现象级作品,它以海派民乐为底色,将二胡、琵琶等传统乐器与现代舞台光影、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成功完成本轮15场演出,累计驻场场次更是突破140场,再度刷新国乐驻演的行业纪录。据统计,有超过五成的观众是首次踏入音乐厅,高达七成观众是生平第一次来音乐厅看民乐团音乐会。
7月18日至8月31日,《寻找秘谱:穿越上海1930》作为全球首个融合沉浸声技术的VR大空间体验项目,在音乐厅四楼“响空间”开放。该项目由上海音乐厅联合上海戏剧学院、科技品牌VIVO共同打造,依托VR技术重现1930年代上海场景和音乐厅前身“南京大戏院”等场景,体验者化身记者穿越时空,推动中西音乐融合的剧情发展。项目自开放起便成为年轻群体的打卡热点,不少体验者组团前来解谜、打卡,更有家庭组团体验,让长辈在虚拟场景中重温老上海记忆,让孩子在互动中初识海派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文旅三件套”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更化作拉动城市消费的“文化引擎”。不少游客将《海上生民乐》作为上海之行的核心行程,演出前后的餐饮消费、商圈购物、周边游览被有效激活,让上海音乐厅又一次从单纯的艺术表演场所,升级为都市旅游动线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节点。
“我们始终希望,上海音乐厅不只是一个‘听音乐会的地方’,而是能融合历史、艺术、科技与公众参与的无边界文化综合体。”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表示,“今年推出的暑期三大驻场项目,证明经典与当代、传统与数字的对话,可以有效激活城市文化消费潜能, 这也为我们未来在节假日文旅项目的产品策划上提供了重要方向。”
记者 / 刘艺
编辑 / 刘韫文
图片 / 上海音乐厅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定档!
2. 搭帐篷、带宠物……黄浦这7座公园开始试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