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同仁医院 > 文章详情

【科普先锋】高血压手术患者术前降压药的管理

转自:上海市同仁医院 2025-09-04 17:29:13

关爱健康时刻

高血压患者的术前用药管理直接关系到手术期的安全与稳定。以下是针对高血压患者术前降压药用药管理进行解答。

核心原则

1.血压控制达标是前提:理想状态是患者在择期手术前,血压已得到良好控制(通常建议<140/90 mmHg,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目标可适当放宽但需个体化)。

2.避免术中剧烈波动:防止因停药导致术中高血压危象,或因药物作用导致术中低血压。

3.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确保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在围手术期有持续稳定的血液灌注。

4.多学科协作:麻醉医生、外科医生和心内科医生需要共同决策。

一般用药

大多数降压药应持续服用至手术当天早晨,用一小口清水送服。这是目前国内外麻醉学会的主流推荐意见。突然停药可能导致“反跳性高血压”,增加手术风险。

特殊用药

某些特殊的降压药术前停药的时间对术中的血压影响可能较大,因此停药时间要求不同。

1

建议继续服用(至手术晨)

(1)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理由:突然停药会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反跳性升高(撤药综合征),增加心肌缺血和心梗风险。继续使用有助于维持心率和血压稳定。

注意:这是最重要需要继续服用的药物之一。

(2)钙通道阻滞剂(CCB)(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

理由:停药引起反跳性高血压的风险较低,但继续使用有助于维持血压平稳,且对麻醉影响较小。

注意:短效制剂(如硝苯地平普通片)术前应避免使用。

2

通常建议停用(术前24-48小时)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培哚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

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阻滞剂(ARB)(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

理由:这两类药物会抑制手术和麻醉(尤其是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引起的代偿性血管收缩,显著增加术中顽固性低血压的风险,且这种低血压对常规升压药(如麻黄碱)反应不佳,常常需要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

常规做法:对于择期手术,通常建议术前停用至少24小时,甚至更久(如48小时)。具体停用时间需麻醉医生根据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决定。

例外:心脏手术、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能需个体化评估,有时会建议继续服用。

(2)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

理由:可能导致血容量不足、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增加术中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的风险。

常规做法:术前停用1-2天,以便监测和纠正电解质水平,恢复血容量。

注意:对于严重心衰患者,利尿剂的调整需非常谨慎,应由心内科医生指导。

3

其他药物

(1)α2受体激动剂(如:可乐定)

理由:突然停药会导致严重的反跳性高血压。因此不应停药,应继续服用至手术晨。

注意:因其中枢抑制作用,术后需注意镇静效应。

(2)直接肾素抑制剂(如:阿利吉仑)

处理原则类似ACEI/ARB,通常建议术前停用。

 注意点

术后恢复用药: 一旦患者恢复饮食,应尽快重启长期降压治疗方案。 对于不能口服的患者,需与医生讨论采用静脉降压药(如乌拉地尔、尼卡地平)过渡,并制定换回口服药物的计划。

供稿:邱艳丽

审核:张俊峰

校审:戴   云

预约就诊请关注公众号:

(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TONGREN HOSPITAL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欢迎关注同仁医院官方微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