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国家需要,我们就自己造!”“两弹”亲历者追忆“马兰岁月”

转自:徐汇通 2025-09-04 17:33:22

“没有图纸,我们用算盘拨出精密数据;没有设备,我们用双手和智慧去创造!”近日,“两弹一星”时期的亲历者、徐汇区最美退役军人周茂生在徐汇区漕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会议室,向在场听众回忆身处马兰核试验研究基地那惊心动魄又沉寂伟大的岁月。这句直白却铿锵的话,让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访谈会现场

周茂生描述着那片“连飞鸟都畏惧盘旋的禁区”的严酷:无垠的戈壁滩,漫天的风沙,以及笼罩在基地上空的、无形的核威慑压力。“困难重重,而使命更重千钧。”面对西方国家的严密封锁和技术壁垒,周茂生和他的战友们没有丝毫退缩。“国家需要,我们就自己造!”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他们在荒芜之地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践行的铮铮誓言。

周茂生讲述着同事们在简陋工棚里争分夺秒,靠着最原始的仪器钻研尖端科学,心里装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信条,从没人把个人安危放在第一位的事迹。谈及牺牲在大漠深处、名字刻在马兰烈士陵园的战友,周茂生的声音稍显沉重,却依旧坚定:“他们没能看到蘑菇云升起,但信念与功勋永存。我们这代人,就是在党和国家的召唤下,把一切献给事业的一代人。”这些话语没有华丽辞藻,却让在场不少人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付出与牺牲。

前来聆听的不仅有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还有社区医院的医务人员和馨逸公寓的亲子家庭。他们身份各异,却怀着共同的敬意与对精神传承的渴求汇聚于此。这场访谈不只是对过往峥嵘岁月的回望,更让“两弹一星”精神再次被聚焦。周茂生与战友们用行动诠释了对祖国的忠诚、为理想拼搏的热血,以及面对千难万险不退缩的意志。

记者:姚丽敏

图片由漕河泾街道提供

编辑: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