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青春上海 > 文章详情

下班后“去班味大法”!上海很多年轻人说“超有效”……

转自:青春上海 2025-09-04 17:47:49

当白天被工作填满
夜晚的博物馆与美术馆
正在悄然接管
年轻人的情绪与想象

今年夏天

上海文博界掀起了一场

大规模的夜间开放潮

覆盖范围之广

参与场馆之多

为历年之最

而年轻人

也正成为深夜展厅的主角

夜色中的文化客厅:

从“看一个展”到“过一个夜晚”

最近,许多观众还没从上博“通宵埃及展”中彻底戒断,又被浦东美术馆的《缔造现代》奥赛展夜场拉进了“白天上班、晚上看展”的新日程。

《缔造现代》展览现场,图源浦东美术馆

在这两大流量中心之外,一些常年夜间开放的文化空间,也为夜间观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晚上8点,苏州河畔的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作为起源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落地上海的亚洲首家分馆,这座由五层老建筑改造而成的当代影像艺术馆,每天营业至23点,是上海少有的常年夜间开放的文化空间。

图源Fotografiska

“我们希望为都市人提供下班后的观展机会。”Fotografiska市场总监张丽介绍,“23点闭馆是我们全球统一的运营策略”,旨在回应当代都市节奏,打造“日与夜的文化生活体验”。

展览仍是核心吸引力,但同时,它构建出的完整夜间消费场景:一楼小酒馆MONA面朝苏州河,吸引着追求氛围感的年轻观众;四楼露台酒廊成为交流放松的社交据点;艺术商店与冰淇淋,为展览衍生出“可带走的记忆”。

张丽坦言:“我们的收入主要来自门票、餐饮、零售和各类活动,是完整的运营闭环。”

年轻人在Fotografiska摄影展

此前“世界摄影日”吸引大批观众走进摄影展

不再偶发的“奇妙夜”:

博物馆与美术馆频繁“加班”

夜游文博场馆并非新鲜事,但要走向常态化并不容易。早在2019年前后,上海就已有部分文博场馆尝试延时开放,但由于客流分散、运营成本高等因素,始终难以规模化推行。

这一状况在今夏悄然变化。一方面,博物馆、美术馆集中延时开放,覆盖数量为历年之最;另一方面,还有许多“首次”发生。上海博物馆在“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收官前推出的活动,创造了全球博物馆连续开放时间最长的168小时纪录;上海自然博物馆也在暑期末首次尝试连续一周的夜场机制。

在落日黄昏中“遇见法老”

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夜场观展起初只是“别无选择”的次选项。但很快,他们发现了夜晚看展的独特魅力:光线柔和、人流稀疏,展览节奏随之放慢,不再“打卡式”地走马观花,沉浸感与专注感悄然降临。

90后文博爱好者张教授对此深有体会。此前她专程从河北赶来,看完《缔造现代》奥赛展的夜场,又参加古埃及展的深夜观展。凌晨3点,她加入了一场只有十余人参与的深夜导览。

在安静的展厅里,讲解员从“古埃及人为什么崇拜猫”讲到“陶罐纹路的寓意”,观众们聚精会神,时而互动提问。

张教授回忆,那种沉浸感和秩序感让人难忘,“晚上人少的时候,看展像是在和古文物对话,每个人都能站到展柜最前面观察,而不是被人群裹挟。”

当文创变成“可带走的故事”:

夜间文化的购买力在觉醒

延时开放也激活了文化消费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文创消费。不少年轻人不只是来看展的,更是来“挑选记忆”的。

夜间的文创消费呈现出明显的“慢节奏”特征:观众更愿意停下来听解说,也更在意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最近,浦东美术馆正在举行的《缔造现代》展带火了一批艺术衍生品。最受欢迎的卷毛梵高毛绒挂坠和调色盘冰箱贴长期断货。

图源浦东美术馆

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热门文创大多颇具巧思,“调色盘冰箱贴可以翻开,里面藏着正在展出《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这幅画。”

艺术展的热度,正在外溢到文创的细节中。当文创不再是“印个logo”的打卡证据,成为一件“可以带走的文化”,也就成为了属于年轻人文化消费的延展。

观众不只为看展买单,也为故事、设计与情绪共鸣付费。文化,正在成为一种可持续消费选择。

夜间文化

不只存在于博物馆的围墙之内

它正如一张文化地图

连接起展馆、餐饮、咖啡

酒廊、城市风景、限定快闪

编织出“夜上海”的文化网络

这一系列现象

不仅是夜经济内容的升级

更标注着

一座国际化都市的精神气质:

当展览、社交、饮食、打卡、疗愈

可以在同一场夜晚实现

文化便真正走进了生活

也点亮了城市的夜

当博物馆与美术馆

接管年轻人的夜晚

上海也在为城市夜生活

写下新的注脚:

这里不仅有灯火与江风

还有文明与想象的回响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文末【】【】,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王馨怡
部分图片:浦东美术馆、Fotografiska
责任编辑:张家宁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

点亮
你去过夜晚的博物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