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我们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周末,“刀木纪程——上海与新兴木刻的抗战叙事(1931-1949)”展览也即将落下帷幕。
为了给这段红色艺术之旅画上更完整的句号,上海美术馆在展期最后一天特别策划专家对谈“新兴木刻的时代回响:抗战文艺精神的对话与延续”,邀你一同感受黑白刀痕里的革命记忆,聆听跨越时代的精神共鸣。
新兴木刻的时代回响:
抗战文艺精神的对话与延续
活动时间
2025年9月7日 14:00
活动地点
0米活动空间
参与人数
60人
参与方式
微信公众号免费预约
对谈嘉宾
卢治平、金祥龙、施晓燕、蒋英、朱珂橙
学术主持
袁丽
深度对谈的特别邀约
走进“刀木纪程——上海与新兴木刻的抗战叙事”展厅,每一幅木刻版画,都是新兴木刻家们的“战斗宣言”:他们以刀为刃,将抗争的呐喊、民众的苦难与民族的希望刻下,让艺术成为唤醒国人的“精神匕首”,也为上海这座城市留下了珍贵的红色印记。
展览即将落幕,上海美术馆特邀5位研究抗战历史、美术史论与版画艺术家带来这场深度对话,从历史脉络里读懂新兴木刻的时代使命,更从当代视角探索红色文化的传承路径。
对谈内容抢先看
1. 当版画成为宣传武器,木刻青年们是如何用线条、构图诠释“艺术为时代服务”?那些看似简单的黑白版画里,藏着怎样的创作巧思与精神力量?
2. 上海为何能成为抗战文艺的重要阵地?左联会址、木刻讲习所……这些,上海为抗战文艺的传播与发展,留下了哪些不可替代的印记?
3.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当代版画创作还能延续新兴木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吗?艺术创作者又该如何从先辈的作品中汲取灵感?
4. 文化艺术场馆该如何让革命精神不停留在文字与展品表面?美术馆的展览、教育活动,能为红色文化传承带来哪些新的可能?
对谈嘉宾
卢治平
中国国家画院版画专业委员会委员,虹桥半岛版画艺术中心艺术主持,上海油画雕塑院一级美术师,参展艺术家。
金祥龙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研究馆员,参展艺术家。
施晓燕
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室研究馆员,专著有《鲁迅在上海的居住与饮食》《鲁迅及同时代人研究》等。
蒋英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专注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与中外美术交流研究。
朱珂橙
任教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参展艺术家。
学术主持
袁丽
上海美术馆展览部馆员,展览策展人
铭记历史,不仅是为了缅怀先辈,更是为了让和平的信念和与担当的勇气在当下传递。而体悟新兴木刻精神,也不只是回望过去,更是为了让当代艺术能继续扎根时代土壤,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纽带。
展览的尾声,欢迎大家和我们走进展厅,感受前辈艺术家“艺术为人民、艺术为时代”的初心,聆听专家分享,传承和延续抗战文艺的精神力量。
预约须知
★ 登录中华艺术宫“官方微信公众号”,点击【看展活动】-【活动预约】进行预约,名额有限,约满即止,每人每场仅限预约一次;
★ 活动当天请到现场寻找工作人员“扫码签到”。
★ 为减少预约名额浪费,90天内累计达到3次未签到,则15天内将限制预约其他活动。
刀木纪程——上海与新兴木刻的
抗战叙事(1931-1949)
/ 展览时间 /
2025.4.25—9.7
/ 展览地点 /
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
0米层20展厅
供稿:刘思怡 | 编辑:秦愫瑶
主任编辑:吴雯雯
当前展览
49米层展厅
美术作品中的上海
49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我心中的敦煌”绘画作品展
41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至真·致心”
——致敬大师·《赤子冠中》少儿绘画
创作活动优秀作品展
41米层展厅
上海现代
33米层11-1、11、12、13展厅
海上春云·唐云艺术展
0米层15、16展厅
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
上海艺术大展
0米层20展厅
刀木纪程——上海与新兴木刻的
抗战叙事(1931-1949)
0米层E空间
《山海经之烛龙秘境》
沉浸式裸眼3D装置艺术展
/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进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交通信息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 地铁路线 /
地铁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
停车可至洪山路停车场
(收费和开放信息以当日为准)
/ 咨询热线 /
400-921-9021